你是否了解过一种名为鹅口疮的口腔疾病?这是一种在儿童中尤为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新生儿和营养不良、经常腹泻的儿童中更为多发。患病后,口腔会出现如同鹅口般的白点,因此得名鹅口疮。尽管它有许多其他的别称,如雪口疮等,但实则是一种疾病。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患上鹅口疮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尽快恢复健康。
鹅口疮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营养不良、长期腹泻以及滥用抗生素等因素,这些都使得儿童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新生儿患病,可能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体阴道感染了白念珠苗。对于这一病症,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那么,如何治疗鹅口疮呢?
要从源头上保持卫生。母亲在喂奶前需要彻底清洁双手,用温水擦拭乳头,同时确保所有餐具和食物的清洁。奶瓶、奶嘴、碗勺等使用后需经过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每次喂奶前,母亲都应清洁乳头。
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在口腔患处涂抹1%的龙胆紫,或者使用2%~3%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进行洗口。还可以涂抹冰硼散。以上药物每天可涂抹2至4次,饭后注意保持1至2小时的安静,避免呕吐。对于新生儿,可以在喂奶后使用1%龙胆紫溶液滴在舌下,让舌头活动,将药物涂抹到整个口腔。一般每天滴2至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
在进行局部用药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涂药前,可以用棉球放在婴儿舌系带两侧分离唾液,然后用棉球吸取受影响部位的粘膜表面。涂药后,让宝宝闭嘴10分钟,然后取出棉球。涂药后不要立即给孩子喝水、吃饭或漱口。
鹅口疮并不是无法治疗的疾病。只要家长们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孩子们的健康就能迅速恢复。对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家长们应当加强孩子的营养摄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从根本上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