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感染是常见的病因。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感染的特点和引发机制。
大约八成的儿童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例如柯萨基病毒和埃可病毒。昆虫媒介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和癌疹病毒也不容忽视。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胃肠道或昆虫叮咬进入人体,首先在淋巴系统内繁殖。随后,它们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为病毒血症期。在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前,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一旦神经系统症状显现,病毒血症便会消退。病毒还可以通过嗅觉神经或其他周围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是脑膜炎。这是一种在冬春季节尤为流行的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后2至7天发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烧、昏昏欲睡甚至意识模糊、害怕光线、严重头痛、颈部强直等。对于一岁半以下的婴儿,前囟门可能会出现轻微隆起。呕吐和紫红色皮疹也是可能的症状。这种疾病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通常呈现分散发病的情况。
当夏季来临时,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开始显现。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而乙脑病毒则通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这种疾病主要影响5岁以上的儿童。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与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但相对而言,细菌性脑膜炎的病情更为严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儿童发生的细菌性脑膜炎主要由脑膜炎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另一个常见原因,但自从1993年医学界引入婴儿常规免疫接种后,这种情况已经非常罕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病毒可能导致脑膜炎,如感冒、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热)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毒等。这些病毒如何导致脑膜感染,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对于家长来说,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关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感染和引发机制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