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怎样诊断鉴别脑瘫

脑瘫病症多源自先天性因素,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家长察觉,许多孩子因此错过了早期诊断的良机。对于广大家长而言,细心观察孩子的成长情况尤为重要。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表现,应立即向医生报告,为孩子的早期识别和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对于脑瘫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以及中枢运动障碍等。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会特别关注妊娠、围产期和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因为这些信息往往能揭示脑瘫的潜在原因。

脑损伤的证据可能在影像学检查中有所发现。值得注意的是,除遗传代谢和神经变性病之外,脑瘫需要与其他病症相鉴别。

早期脑瘫的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与一般的运动发育迟缓难以区分。而近年来,自发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价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针对胎儿至足月后四个月的独特未成熟脑运动形式进行的。研究表明,GMs质量与运动发展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其中,持久性痉挛-同步型GMs能精准预测脑瘫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健康的婴儿中,常有一种称为不安运动(fidgety movements)的现象。这种运动在矫正年龄六周后开始出现,九至十二周最为明显,之后在十四至二十周逐渐消失。不安运动的缺乏高度提示神经系统异常,也是脑瘫的早期迹象之一。

一些遗传代谢或变性疾病可能在早期很难识别,容易与脑瘫误诊。例如,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家族痉挛性截瘫等疾病。还有戊二酸血症1型易与运动障碍性脑瘫混淆,精氨酸酶缺乏则易误判为双侧瘫痪性脑瘫。对于婴儿期肌肉张力低的情况,需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相鉴别,后者的肌腱反射往往会减少或消失。

诊断是识别和治疗脑瘫的重要步骤。家长首要的任务是观察孩子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对准父母而言,注意孕期饮食、避免摄入不健康食物也是预防胎儿发生脑瘫的重要环节。只有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最佳的医疗照护。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