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影响全身健康的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腹泻、营养吸收不良和贫血等症状。对于患者而言,这种疾病反复发作带来的疼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而每天的药物摄入,成为了改善病情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药物。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磺胺类药物来治疗这种病症,其中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的效果最为显著。口服后,它在肠道内分解为具有消炎作用的成分,对结肠壁组织展现出亲和力。这种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患者,开始时的剂量为每日四次,每次0.5g。随着治疗的进行,剂量会逐步增加,直到获得疗效。当病情稳定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较低剂量治疗,至少持续一年。其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大剂量服用还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蛋白尿等。
对于急性暴发型及中毒性结肠扩张的患者,抗生素治疗是首选。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最有效的药物。青霉素类、氯霉素、可林达要素等药物均可酌情选用。而避免口服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灭滴灵也是一种治疗药物,每日1200mg,分三次口服,疗程通常为3至6个月。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对于病程超过一年的患者,有效率约为60%至70%。
在治疗过程中,激素的使用也是常见的。包括糖皮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内的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口服皮质激素的剂量根据病情而定,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局部给药和静脉药物也是治疗的选择之一。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严重、病变范围广的患者。这些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等。这些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特别是对造血功能有很大影响。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象。
结肠炎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患者和朋友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以缓解症状,并坚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在此,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