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妊娠期心脏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关于心功能Ⅲ级或伴有二尖瓣严重狭窄、肺动脉高压或明显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他们面临的手术与修复选择

据专家介绍,妊娠过程会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可能带来心悸、气急、水肿等症状,这些变化可能使心脏诊断更为复杂。女性需了解如何在妊娠期保护心脏健康,尤其是那些已患有心脏病的女性。

那么,如何预防妊娠期的心脏病呢?

1. 妊娠期:

对于已怀孕的心脏病患者,首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心功能状况。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的孕妇可以继续妊娠,但需要从早期开始接受系统的产前检查,并密切关注心功能变化。在妊娠期,这类患者可能因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而迅速恶化,因此必须保持警惕。对于心功能Ⅲ级或二尖瓣严重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或明显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愿或无法进行手术修复,应尽早考虑人工流产。加强产前检查,确保每晚睡眠充足,预防心力衰竭。当出现心力突然下降、水肿加重等迹象时,应及时就医。

2. 分娩期:

分娩过程中的心脏负担可能加重,因此需要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产妇应安静休息,防止心力衰竭和胎儿宫内窘迫。如果没有剖宫产的明确指征,可以尝试阴道分娩,但应缩短分娩过程。对于心功能不全的产妇,剖宫产的指征可以适当放宽,因为过长的分娩过程会增加心脏负担。

3. 对于不宜怀孕的器质性心脏病育龄妇女:

心功能Ⅲ级或二尖瓣严重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或明显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心房颤动或心率性心脏病、心脏明显扩张或慢性肾炎、肺结核等伴有心力衰竭史或严重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应严格避孕。

4. 产褥期:

产褥期妇女需要充分休息,密切观察身体状况,警惕心力衰竭和感染。继续使用抗生素,并考虑绝育。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无论是妊娠期、分娩期还是产褥期,都需要格外关注心脏健康,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