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常常被人们误解。许多人觉得,只要心脏病不发作,就没有治疗的必要。真相是,心脏病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因为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延伸出其他疾病。
以肺充血先天性心脏病为例,这类病症包括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等常见情形。患者的血液在心脏内大量分流,导致肺部充血,肺动脉压力升高。这种情况会使得水分渗入肺泡间质,增加肺内的水和血流,使肺部负担加重,失去适应性。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随之而来,心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就可能导致支气管炎或肺炎的出现。这些病症通常与心力衰竭并存,单一抗生素治疗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同时控制心力衰竭才能缓解。如果先天性心脏病未得到治疗,肺炎和心力衰竭会反复发作,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多次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心力衰竭。当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需求时,它就会启动一些补偿机制来弥补心功能的不足。如果这些补偿机制无效,就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衰竭。症状可能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频繁咳嗽、喉咙肿胀或哮喘、肝脏增大、颈静脉怒张以及水肿等。
对于那些患有肺高压血从左到右大量先天性充血心脏病的儿童来说,情况更为复杂。高流量的血液和增高的肺动脉压力对身体产生了长期的影响,促使肺血管收缩,压力增加,试图减少左右的血流量。长期如此会导致肺高压变得不可逆转,即使手术治愈了心脏病,肺动脉压力仍然可能很高。对于这类患者,如果在2岁以内进行手术,术后肺动脉压力有可能恢复。但如果肺动脉压力持续增加,超过身体循环压力,血液从右到左分流,儿童出现紫绀,就可能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第一次患病时便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病情对自己的伤害还不是很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后延伸出其他疾病,对自己的伤害就会不断增加。心脏病患者应抓住这个机会,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