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曾是在经济条件落后、饮食不足的时代里频发的问题。那时的许多人因营养不良和身体免疫力低下,更易受到结核病的侵袭。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生活中结核病已较为罕见。在人体中,结核病最常发的部位莫过于肺脏。肺结核可能导致一系列全身症状。脊柱结核也是结核病的另一常见部位。那么,如何治疗脊柱结核呢?
脊柱结核的治疗颇为棘手,因为病变往往涉及患者的脊椎,导致一系列症状如低热、疲倦、消瘦、盗汗和食欲不振等。轻微疼痛在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劳累会加剧这些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首选非手术方法。这包括全身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对脊椎部位的局部制动。抗结核药物通常需要联合应用,先联合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半年后改为单一药物治疗。整个疗程应不少于两年。对于局部制动,我们可能会使用石膏背心、石膏腰围等进行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三个月,期间患者宜多卧床休息。若患者身体状况不佳,还可使用特制石膏床。
手术治疗亦是脊柱结核的常用方法。脊柱结核可能导致寒性脓肿,当脓肿流注引发继发性感染时,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会加剧。切开排脓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切开后,患者的中毒症状会得到极大缓解,但伤口极难愈合。我们可以采用4%异烟肼溶液灌洗脓腔,并进行引流,伤口不宜缝合。但需注意,避免进行瘘管切除术,以免损伤邻近的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
脊柱结核是结核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有可能损伤脊髓导致严重后果。一旦患有肺结核,应尽早治疗,防止其发展成脊柱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