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长期过度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增加患病风险。除此之外,糖还会对口腔健康造成损害,如导致龋齿等口腔问题。糖也是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之一,我们需要科学地摄入糖分。
要做到科学吃糖,首先要控制糖的总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的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相当于每天食用糖不超过50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加精细地控制糖的摄入,遵循专业医学营养指南的建议。例如,《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2022版》推荐的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宜为45%~60%,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摄入糖分,而是需要选择适合的糖类并控制摄入量。
选择合适的糖类也是非常重要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由于容易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应适量摄入。相比之下,多糖类如淀粉和膳食纤维是更好的选择,它们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除此之外,一些具有健康益处的特定糖类,如β-葡聚糖和低聚果糖,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血脂。
除了控制糖的摄入量和选择合适的类型,吃糖的时间也有讲究。放在正餐前吃可以避免餐后血糖水平过高,同时不要错过一日三餐,以减少对甜食的渴望。选择无糖或低糖饮料和食物,多用调味料来提味,也是科学吃糖的重要方面。
糖与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我们不必完全拒绝糖分。通过科学摄入糖分,控制总摄入量、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注意摄入时间,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保持身体健康。在享受糖分带来的美味的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到科学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