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这种传染病,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份不容忽视的威胁。它通过蚊子叮咬或是接触到携带疟原虫的血液而侵入人体,它的特点在于周期性发作。看似平静,却如风暴将至的前奏,身体的每一次起伏都在经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在疟疾的潜伏期内,仿佛一切平静如常。这是疟原虫在身体内悄悄繁殖的时期。潜伏期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个人免疫力和疟原虫的种类。对于免疫力较强或服用过预防药物的人,潜伏期可能会更长一些。
一旦进入发冷期,情况便急转直下。患者会突然感到寒冷侵袭,从四肢末端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身。皮肤紧绷,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呈现紫色,脸色苍白,全身肌肉酸痛。这种寒冷的感觉会持续1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然后寒战停止,体温开始上升。
紧接着进入发热期,患者的感觉从寒冷转为炎热。脸色由苍白转为红润,体温迅速上升,高达40摄氏度以上。高热让患者痛苦难耐,甚至出现辗转不安、呻呤等症状。神志不清、抽搐或不省人事的情况也可能发生。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结膜充血,皮肤滚烫而干燥。这个高热期可能会持续2到6小时。
最后进入出汗期,高热后期,可以看到患者的脸上、手心里开始出汗,随后全身都会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到3小时后,体温降至35.5摄氏度。患者虽然感觉舒适一些,但仍然十分困倦。一觉醒来后,精神恢复、食欲好转,仿佛一切恢复正常。这标志着疟疾的发作期已经过去,进入了无症状的间歇期。这是一场身体的战斗,每一滴汗水都见证了身体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