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侵袭之前,身体已经发出了一些警示信号。大约在第一至第三周的期间,患者出现了发热、疼痛或腹泻的症状。对于那些原本就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如果在感冒、热淋后复发,或者经历了手术、器械检查后发病,更要提高警觉。
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常常出汗,甚至出现持续发烧、消瘦、面色苍白和头晕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唇甲青紫、易怒等明显的体征。
体检时,医生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张、心尖收缩杂音、心音减弱、心律失常以及心包摩擦等现象。皮肤黏膜瘀伤、杵指(脚趾)、肿胀等体征也可能出现。原本的心脏杂音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新的杂音。
心电图检查会显示ST―T变化和各种心律失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张,甚至心包积液等异常,有时还能发现心脏赘生物。这些检查结果都是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面对这样的病症,我们既要关注身体的预警信号,也要对症状表现有所认识。在面对体检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时,更要保持冷静和信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抗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