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消息,日期标注为9月20日,特派记者齐中熙报道——近日,上海中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季建林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强调了抑郁症治疗的复杂性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若患者未能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其病程会不断延长,病情亦会随之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每11个人中有1人患有抑郁症。从全球疾病负担来看,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预计至2020年,它可能超越冠心病,成为人类的第二大健康威胁。
在中国,抑郁症的形势更为严峻。我们的国家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在3%至5%之间,估计有三千万抑郁症患者。其中,高达10%-15%的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而选择自杀。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的自杀和自杀未遂案例中,抑郁症患者的比例高达50%至70%。
季建林主任在接受中国医师协会主办、辉瑞中国承办的抑郁焦虑优秀病例演讲比赛记者的采访时指出,目前地市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令人担忧,识别率不足20%。而真正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更是不到10%。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误解,认为它是心病,应当通过心理疏导来解决,因此排斥药物治疗。
季主任强调,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根据临床数据,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治愈率接近35%。一旦确诊为抑郁症并开始药物治疗,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确保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充足。药物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迎来病情的改善和康复。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应被理解与鼓励,让他们知道,药物治疗并非排斥,而是对他们恢复健康的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