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广东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6.1岁

在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存在着一种现象:“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这一现象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根源,但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正在逐步改变。广东省作为改革的前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统计数据,去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达到了惊人的4.3亿,占总诊疗人次的七成。相较于2008年,这一数字提高了14.5%。这意味着七成以上的广东人选择在县级以下的医院就诊,既享受到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又承受了相对较低的医疗费用,极大地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

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会议将展示过去三年医改的显著成效,并部署接下来的“十二五”医改工作。广东省卫生厅独家向南方日报发布了这三年的医改“成绩单”,令人振奋。

广东的医改成果显著,全省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十二五”期间的深化医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8年到2011年,全省的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数都有显著增长,分别增长了约20%和30%。尽管广东只占全国约7%的医疗卫生资源,但却提供了约占全国10%的医疗服务,显示了广东医改的成效显著。

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11年,广东省的居民期望寿命达到了76.1岁,高于全国的73.0岁,比2002年提高了1.56岁。这一数据无疑展示了广东医改为人民健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广东的医改之路,不仅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让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好处。期待广东在“十二五”期间,能够继续深化医改,为民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