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担忧的消息传遍社会,一个年仅三岁的可爱女孩妞妞因为饮食不当,过量食用鸭肝,引发了尿酸结石,导致肚子痛和尿血。鸭肝作为动物内脏的一种,含有较多嘌呤成分,过多摄入会导致血尿酸偏高,进而形成尿酸结石。这一事实为我们再次敲响警钟,日常饮食习惯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这位三岁的小女孩妞妞,经常在小便时哭闹不止,有时还喊肚子疼。刚开始家人并未在意,直到她出现了尿血的症状才紧急就医。当地医院在B超检查中发现她患有结石,但由于技术限制无法手术取石。幸运的是,经过朋友推荐,妞妞家人带着她来到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寻求帮助。在这里,专家利用先进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轻松击碎结石,并通过小便将结石排出体外。
据该科专家张犁副主任医师分析,尿酸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血尿酸偏高密切相关。虽然成年人和老年人是患尿酸结石的主要人群,但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妞妞体内出现尿酸结石这一不同寻常的现象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在妞妞的老家安徽宣城有一种说法认为孩子经常吃鸭肝会变聪明。过量食用鸭肝可能导致体内嘌呤成分过多,引发血尿酸偏高,形成尿酸结石。家长在安排孩子的膳食时应该科学对待各种传统观念。
除了饮食习惯,季节也是影响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顾晓箭教授指出,夏季是结石高发的季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出汗多、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在夏季预防结石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饮食习惯和季节因素都会影响结石的形成。为了健康,我们必须注意日常饮食习惯的合理性,适量摄入动物内脏等食品。在夏季要多喝水,预防结石的形成。家长也一定要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被传统习俗误导。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