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如何正确的使用解热镇痛药

关于解热镇痛药的使用常识与注意事项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其中许多还兼具抗炎、抗风湿作用。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地将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下来,但对正常人的体温影响轻微。那么,何为发热呢?当我们的体温,尤其是口腔温度超过37.3℃时,临床上即称之为发热。

发热其实是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它有助于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提高白细胞数量,促进抗体生成。不同的发热类型更是诊断疾病的关键依据。在未明确发热原因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解热药物,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当发热情况持续过久,或体温过高,导致病人体力过度消耗,引发头痛、全身不适,甚至惊厥、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状况时,我们就需要在积极寻找病因的选用适当的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治疗。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用药降温前应尽量明确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是因为,只有针对病因治疗,才能真正解决发热问题。

对于体温过高的病人,或用药量过大的情况,应特别注意。因为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虚脱,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幼儿患者。为他们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使用解热镇痛药的目的在于降低过高的体温,减轻不适。无需将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内,更不要因为体温降得不多而盲目增加剂量。

如果持续高热不退,往往是疾病严重或未得到控制的信号。使用退热药如连续三天仍无效,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妊娠早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有过敏史者更是应该禁用。

以上就是关于解热镇痛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希望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日常保健的内容,推荐大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