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其中规定所有新开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这意味着,前往药店购药的市民,未来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专业药师的用药指导了。
执业药师一直是药品零售行业的稀缺资源。据了解,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但至今执业药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据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的数据,截至2011年2月,全国仅有185692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而在一线指导市民用药的执业药师仅4万余人。相较之下,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和门店数量庞大,人才短缺现象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租借证书”成了部分药店应对的无奈之举。
执业药师的匮乏源于多重因素。长期以来,市民习惯上医院购药或持医生处方购药,导致药店普遍认为无需配备药师。国家缺乏强制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的政策法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药学知识不断更新,加上法律法规的变动,对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取得资格,药师仍需每年完成一定的继续教育以更新注册。
药品是特殊商品,执业药师是安全用药的守护者。随着市民自我药疗意识的增强,零售药店已成为购药首选。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执业药师需求量将达80万至100万人。加快相关法律制定和完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降低考试门槛和调整考试方案等措施势在必行,以尽快扩充执业药师队伍,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消费者,如何判断药店工作人员是否为执业药师呢?可以通过他们的胸卡和证书来识别。根据规定,执业药师应佩戴标明其姓名、执业药师称谓等内容的胸卡,《执业药师注册证》应悬挂在药店醒目位置。消费者可以对照注册证上的照片、姓名、年龄等信息与胸卡进行核实,确认后再咨询用药问题。这样不仅能保障自身用药安全,也能促进药店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