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王朝,历时二百八十九年,曾经威震四方,使得四邻臣服。在盛极之际,它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动荡与挑战。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唐国公李渊代隋,在长安建立了崭新的唐朝。这个王朝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当大唐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繁华之中时,安史叛军的铁蹄已经踏破国都长安的门户。玄宗皇帝仓皇出逃,唐军被迫放弃长安。但两年后,趁安史叛军内乱之际,唐军成功收复了这个帝国的国都。
唐朝的苦难并未结束。公元七百六十三年,吐蕃趁唐军主力远在河南之际,大举进攻关中。十月,吐蕃军攻下长安的门户奉天,而后又攻入长安。但在短短十五天后,唐军兵马大元帅便率军收复长安,展现出了大唐的顽强生命力。
唐朝的国都并非只此两次陷落。公元七百八十二年,由于泾源军的哗变,长安城再次陷落。唐德宗出逃奉天,不久又逃往汉中。随后,唐军击溃了泾源军,再次收复了国都。而在公元八百八十年,黄巢起义军的铁骑更是攻入长安,迫使皇帝出逃。两年之后,在唐朝将领的奋勇抗击下,黄巢败亡,长安再次失而复得。
大唐的苦难远未结束。在黄巢起义之后,朝廷已经疲弱不堪,天下藩镇对中央朝廷阳奉阴违。先后有李克用、李茂贞、朱温等人纵兵攻陷长安城。特别是朱温的势力在唐朝后期逐渐壮大,他趁势率军攻陷长安城,挟持唐昭宗东迁洛阳。这一次的陷落,标志着唐朝走向了最终的灭亡。
回顾唐朝的历史,这个王朝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从立国之初的威震四方,到盛极而衰的动荡,再到国都的六次失守,唐朝的历史充满了曲折与坚韧。但最终,这个被称为“坚强王朝”的朝代还是走向了灭亡。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的辉煌与繁荣,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