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卷烟新包装:换汤不换药而已!

自四月一日始,我国迎来全新的包装标识。新包装不仅承载着新的警示语,还代表着我国行业的一次自我革新。对于这次换装的动作,一些媒体和网友持保留意见,认为这只是“换汤不换药”,实际效果可能并不显著。

追溯其源头,这次包装的更新,源自国家专卖局网站的通知。从2012年4月1日起,我国境内所有生产和销售必须采用新的包装标识。那么,新包装与旧包装相比,究竟有何不同?警示效果是否有所加强?

新包装的调整力度显著:警示语的字体被加大,同时撤除了英文警示语。更重要的是,警示语字体和警示区背景色差的对比被明确要求要足够明显、醒目。具体来说,条包的字体高度不得小于6.5毫米,盒包的字体高度不得小于4毫米。

对于这样的调整,有些人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虽然警示语字体加大,但相较于图片警示,文字警示的效果仍显不足。事实上,很多老烟民对包装上的警示语并不关注,他们往往将其视为烟盒上的一种“装饰”。英文警示语的撤除,对于不懂英文的人来说,更谈不上起到警示作用。

不仅如此,还有网友发现,我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包装上,不仅有明确的警示语,还带有警示图片。这种内外有别的包装策略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尽管我国一直在向控烟成效显著的国家靠拢,但协会与控烟协会之间的平衡问题始终存在。为了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家局下令换装。这种新包装的真的能够达到控烟的目的吗?在编者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毕竟,真正能起到的警示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烟者自身是否真正关注并理解包装上的警示信息。

新包装的推出是我国行业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改革。其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调整,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意识,真正达到控烟的目的。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