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香港违规卖药现象仍存 专家:找私家医生买药更

近年来,进口药品已成为内地顾客在消费领域的新宠。特别是在香港,一些药房的生意兴隆,吸引了众多内地顾客的目光。据香港西环一家大药房的老板透露,每天销售额高达10万港元,其中内地顾客的消费额占据半壁江山。更有报道显示,同样规格的药品在香港的价格比内地要便宜一万元,这不禁让人好奇,香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限购药品的地点?

随着内地顾客对香港药房的青睐,一些现象逐渐浮出水面。据北京肿瘤医院的一位药师透露,一款名为赫赛汀的药物在香港的价格相较于内地要亲民许多。而在香港西环的一家药店里,这款药物的报价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针对内地病患赴港买药的现象,香港卫生署目前并没有采取药品限购的计划。但卫生署也提醒消费者,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护人员意见,同时也要注意香港的法规限制。

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了深入的分析。进口药品往往属于原研药,拥有单独定价的权利。即便过了专利保护期,价格依然能够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香港的关税相较于内地要低,这也是药品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香港的药房里,一些售货员为了追求利润,即使没有处方也会将药品出售给顾客。即使被查处,也只是面临几万元的罚款而已。这种现象在香港并不罕见,但风险却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

专家建议,如果内地消费者前往香港购买药品,应谨慎选择购买渠道。对于一般病症,可以选择找私家医生开药,因为这一渠道相较于药房来说更为安全可靠。如果选择在药房购买药品,最好在工作时间前往,并请求见驻店的药剂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香港进口药品的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内地顾客的目光。但在享受价格优势的消费者也需要注意购买渠道的选择和遵守当地的法规限制,以确保自身的权益和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