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阻断慢性乙肝孕妇宫内感染导致的母婴传播?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乙肝是一种传播性极强的疾病,特别是在母体传播方面,其影响力更为显著。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韩国荣教授及其团队,在防止乙肝母婴传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过六年多的临床和不懈努力,韩国荣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在妊娠中后期采用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载量、防止宫内感染的新方法。这一重要成果,在不久前于台湾举行的2012年第二十二届亚太肝脏医学会议上备受瞩目,并被正式写入2012版的《亚太地区慢性乙肝治疗指南》中。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尽管目前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措施,我们已经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通过母婴传播渠道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但仍然有5%至10%的新生儿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韩国荣教授团队通过深入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乙肝e抗原阳性以及乙肝病毒高载量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受到对染艾孕妇抗病毒治疗的启发,韩国荣教授等人于2006年开始尝试对筛查出的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高载量的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旨在控制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度。
这项前瞻性开放研究纳入了229名乙肝病毒高载量、e抗原阳性的妊娠妇女。其中,135名妇女从妊娠第20周至32周开始,每日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标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围产期乙肝病毒感染的概率降为0,而对照组则为8%。
南京市第二医院已运用此方法成功帮助600多名乙肝病毒高载量、e抗原阳性的孕妇顺利生下健康宝宝。这一成果的诞生,为乙肝孕妇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与安慰。这一创新性的治疗方法不仅为这些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整个医学界在乙肝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