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不法厂家为了追求产量和卖相,竟非法添加硼砂、乌洛托品等,令人震惊。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湖南一起涉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腐竹的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场,虽然未发现被曝光的品牌腐竹,但市场上仍有一些腐竹产品缺乏明确的厂家和配料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硼砂等在市场上可以随意买卖,这无疑加剧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央视的报道中,闽乐豆制品厂因卫生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而被警方查处。该厂生产的腐竹产品中含有硼砂、乌洛托品等非法添加物。工厂的技术员吴远盛透露,他并不了解这些化学品的危害及添加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只是按照所谓的配方进行添加。
记者走访广州的农贸市场时,发现销售的腐竹产品产地多样,价格不一。虽然大部分产品标注了厂名、地址、联系方式和原料等信息,但也有一些产品包装简陋,仅标有名称,无任何其他信息。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商铺公然销售有毒有害的。在一德路的一家商铺,记者轻易购得硼砂、乌洛托品等原料。这些被随意买卖,无疑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这一现状,法律人士建议国家借鉴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办法,制定针对食品中添加和滥用化学品的管理条例。
那么,如何辨别腐竹的好坏呢?我们可以通过看、闻、嚼三招来实现。伪劣品颜色光亮、气味刺鼻,口感有弹性,长时间浸泡不易腐烂。而正规品则色泽偏淡、有豆香味,用水长时间浸泡会腐烂成豆腐渣状。
虽然这三招可以辨别大部分腐竹,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需多注意饮食健康。毕竟,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