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专家:行政监督和行业协会规范殡葬业暴利

在这个充满怀念与哀思的清明时节,关于殡葬行业的种种现象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帝皇级墓园、天价骨灰盒等话题的持续发酵,人们不禁感叹“死不起”。在南京普觉寺陵园,墓地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当地房价的20倍,河北涿州家族墓地的天价更是让人震惊。相比之下,美国的墓地价格显得相对亲民,但东西海岸及大城市的价格依然偏高。

除了墓地和骨灰盒的暴利,殡葬行业的各种服务也让人难以接受。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在殡葬用品店的价格可能是出厂价的20多倍。形形的殡葬服务,如代理扫墓、哭坟、奏曲等,成为不少殡仪馆和墓园新的盈利增长点。甚至有人以此为商机,推出高价的服务套餐,让扫墓、哭坟变成了子女的“面子工程”。这种商业化的祭奠方式,显然违背了传统道德准则。

除了这些让人震惊的现象,殡葬行业还出现了“雷人”祭品。从“豪宅”“跑车”到如今的苹果系列电子产品的纸扎工艺品,这些新潮祭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可能涉及侵权问题。有专家提醒,不要让这些“雷人”祭品变成新的腐败文化。

面对殡葬行业的种种乱象,人们不禁要问:何时能休止?专家认为,除了商家利用传统厚葬观念漫天要价外,监管部门的缺位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也是重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建议通过行政监督和行业协会等方式规范行为。

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缅怀的一种方式,不应该被商业化侵蚀。我们应该回归传统,以一种更加真诚、简单而深刻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之情。部门也应加强监管,防止殡葬行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进行过度商业化运作。

面对殡葬行业的种种乱象,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并寻求解决之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清明节的祭奠活动回归其应有的意义,成为一个真正表达对先人缅怀和感恩之情的节日。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