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信朋友圈代购和海外代购的兴起,带来了假冒进口食品和保健品的泛滥问题。对此,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和保健品时需谨慎。
按照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上面所标示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并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中文标签需明确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限,以及食品的原产地和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保质期,以免购入过期食品。
除此之外,进口的食品及相关产品还必须具备相关卫生证书。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向经销商索要卫生证书进行核实。福建省药品检验所保健食品鉴定室的陈硕副主任也强调了进口保健食品的注册规定。他表示,进口保健食品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卫生部的批准注册,并取得明确的注册证号。
消费者在购买进口保健食品时,应注意其注册证号的标准格式,要么是“国食健字J+八位数字”,要么是“卫食健进字(年份)第××××号”。特别提醒的是,只有标示“蓝帽子”及注册证号的才是保健食品,没有标示的均不是保健食品。
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购买,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和保健品时,务必让商家提供购物小票和发票。一旦商品出现问题,这些凭证将成为维权的重要证据。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和保健品,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核查商品的各项标识和证书。也提醒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产品的出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阅读: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进口食品和保健品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选择。这也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制造假冒产品的机会。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更加谨慎,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