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

中国的国家公祭日,是一个沉重的日子,定在每年的12月13日。这一日期并非随意而定,它背后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与无尽的哀思。自2014年起,通过立法形式确立这一天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30多万遇难同胞。

这一天,历史与现实交汇,痛苦与记忆碰撞。回首那段惨痛岁月,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悲痛。让我们回溯一下这一重要日子的相关背景。

设立时间

2014年2月27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一立法行为,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尊重与铭记。

历史意义深远

回溯到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惨案。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约3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悼念逝者,更是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庄重的纪念活动

每年到了这一天,中国都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笛默哀、敬献花圈等环节,无不充满了庄重与哀思。与此其他国家的类似纪念日,如联合国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虽然设立日期不同,但都是以国家名义铭记历史、倡导和平。

这一天,是历史的见证,是和平的呼唤,更是未来的警醒。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珍视和平,共同为人类的未来而努力。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