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于康教你怎么吃:仅吃补钙食物不能防骨质疏松

或许你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测试来评估自己是否存在缺钙的风险,或者是否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年轻时的身高相比现在缩短了3厘米以上,或者最近三个月内使用了激素类药物,那么你的骨质疏松风险可能会增加。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的专家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骨质疏松的相关问题。骨质疏松是一个悄悄发生的、骨量逐渐丢失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最容易缺钙的时期是婴幼儿、青少年时期,以及老年阶段。而在孕产妇阶段,也是骨骼特别需要关注的时候。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的最大风险就是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旦骨折,可能会带来很多生活上的困扰和不便。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那么,每天我们需要多少钙呢?专家告诉我们,50岁以下的人每天需要补充800毫克的钙,而50岁以上的人则需要1000毫克的钙。对于孕产妇来说,需要补充的钙量更是高达1200到1500毫克。目前的调查显示,很多人日常摄入的钙量连毫克都达不到。

我们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钙的丢失。比如,菠菜中的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钙的流失。喝隔夜茶、浓咖啡以及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也会导致钙的流失。不运动、不晒太阳也会加速钙的流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这些细节,尽量避免钙的丢失。

那么,如何补钙呢?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饮品。有些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但实际上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少,骨头里的钙无法释放出来。即使把软骨吃了也吸收不了。虾皮的钙含量高,但是虾皮的钙不容易分解出来,不易吸收。喝牛奶仍然是补钙的最理想方式。

骨质疏松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补钙和注意日常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风险。关于钙的全方位:从食物来源到吸收之道

紫菜、海带都含有一定的钙元素,它们与虾皮相似,但与牛奶相比,其钙含量及吸收效果则相去甚远。那么,单纯依赖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答案并非如此。补钙虽然是基础,但仅有钙元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骨骼健康,我们还需要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或摄取鸡蛋黄获得)、矿物质镁(主要存在于坚果和肉中)、以及维生素K(丰富于蔬菜、玉米和黄色水果)。这些营养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许多人在空腹时服用钙剂或其他药物,这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空腹时,钙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建议在吃饭过程中或饭后服用钙剂,这样不仅能减轻胃部不适,还能提高钙的吸收率。而在一日三餐中,晚餐后的补钙效果最佳。

谈及高钙食品,牛奶、酸奶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值得注意的是,两杯129毫升的酸奶相当于一袋250毫升的牛奶。奶粉、豆奶、豆浆等也是不错的钙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果粒酸奶等因其含有其他成分,建议尽量选择原味酸奶。牛奶虽好,但也不宜过量。每天喝牛奶不要超过一斤(两袋),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尿钙增高。

关于牛奶的饮用时机和方法,建议在餐后饮用。并不推荐空腹喝牛奶。牛奶不宜喝冰凉的,加热时也不必煮沸,常温下的牛奶可能更易被身体吸收。奶皮主要由脂肪组成,因此血脂高的老人可以选择脱脂奶。而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饮用无糖酸奶。

若因某些原因不能喝牛奶,应尽量避免与咖啡同时饮用。市面上的珍珠奶茶并非真正的奶制品,而是勾兑而成。乳酸饮料也不能算作真正的牛奶。

在钙的吸收方面,一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其效果。含草酸类的食物,如菠菜、茭白;浓茶、隔夜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等都有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在摄入这些食物时,应适当注意与钙的补充时间的间隔。

由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录音整理而成,旨在为大众普及关于钙的全方位知识,从食物来源到吸收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视角。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