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影响几何

近日,关于武汉、西安、黑龙江等多个正在推进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地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不少参保职工对于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金额的减少表示疑虑,认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失。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

深入了解这项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方式改革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其旨在解决当前医保体系中的一些问题。一直以来,职工医保实行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个人账户保门诊小病”的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对于退休群众和患病群众来说,个人账户的资金很快便会耗尽,导致门诊自费负担加重。而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年轻人和健康群众,他们的个人账户中往往沉积大量资金,这部分资金只能用于医疗支出,如若不用,便形同虚设。

王震指出,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调整基金内部结构,在不增加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门诊保障水平。改革并不是因为医保基金短缺,实际上,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足以支撑改革后的保障需求。

那么,改革后参保人账户划入金额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参保人的权益受损呢?对此,王震表示,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改革虽然减少了个人账户的划入金额,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保障增量的好处。互助共济功能显著提高,这意味着门诊需求多、患病多的参保职工将明显获益。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拓展,不仅限于参保人员本人,还可以用于支付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这样的改革对于家庭整体而言,是一种更为公平和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这次医保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完善基本医保体系,实现医保资金的更有效使用和更高水平的保障。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保障更充分、更公平、更高效。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个人账户划入金额的减少,认识到这是一种调整和优化,而不是简单的损失。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改革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化解疾病风险,实现社会互助共济。针对近期改革政策实施后,部分地区的群众反映购药不够便捷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

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在购买药品时能够更方便地享受报销待遇,减轻经济负担。此前,参保患者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只能使用个人账户支付,而现在,除了个人账户外,还可以凭借医生开具的外配处方享受到统筹基金的报销。这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有些地区在执行这一政策时存在疑虑,担心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报销后难以管理,因此未能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药店纳入其中,这无疑给群众购药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对此,医保制度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零售药店的作用,鼓励其为参保人员提供购药服务,发挥其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的功能。

新医改过程中,国家积极推进医药分开,鼓励患者自主选择购买渠道,可以在医院门诊药房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本次改革更是重视发挥定点零售药店的作用,将统筹基金支付延伸到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药店,这是创新性的支持措施。从实施以来的数据看,个人账户在定点零售药店使用的规模正在逐步增加,这也显示了改革举措如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拓展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等给药店带来的积极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零售药店也需要根据行业发展和改革方向,主动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医保支付措施。这包括优化处方流转、提升配药服务质量、与医疗机构紧密协同等方面。只有零售药店积极应对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满足群众需求。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系统集成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定点零售药店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这一改革能够持续深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