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走出“宅”生活战“疫”也需心理软着陆

编者按:一场新冠疫情,让全民共度超长假期,花式宅生活成了常态。如今,随着疫情的有效遏制,上班族逐渐回归工作岗位,开始通勤生活。生活节奏的重新调整和工作模式的转变可能引发紧张和焦虑情绪,这可能会增加抑郁风险。我们既要继续生活和工作,也要重视心理的调适。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干预和疏导至关重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紧张、恐慌、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工作、生活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对此,专家指出,面对疫情引发的过度心理反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1. 积极调节情绪:认识到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产生焦虑、担心等情绪是正常的,要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尝试通过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稳定情绪。

2. 避免过度关注:适度关注疫情信息,保持心态稳定,既不懈怠轻视,也不草木皆兵。

3. 保持社会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接受支持,分享幸福,提升幸福感。

4. 规律生活作息:保持生活节奏稳定,按时作息,保证一日三餐。可以适当阅读、运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每一天充实而有意义。

5. 学会适当求助:当遇到心理困境时,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春季是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容易波动的时期,如果出现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上班族复岗前两周是适应期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上班族逐渐回归工作岗位。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表示,复工后的两周是适应期,人们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等问题,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只要我们接纳这种感受,坚持两周,情况就会有所改善。对于仍在家办公的人,建议逐步培养与复工一样的工作节奏,保持工作时长和合理分配时间。要学会逐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生活节奏。在这个过程中不必过于焦虑只要调整好心态即可适应新的变化。

焦虑也有好处只要不过度

疫情中每个人都在经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的挑战。然而换个角度看焦虑也有其积极作用。王春雪表示焦虑可以产生保护作用就像身体在遇到不干净的东西时会通过吐或拉肚子将脏东西排出一样我们的身体在遇到危险时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来提醒我们保持警觉在焦虑状态下呼吸心跳加快骨骼肌肉紧张胃肠道受到抑制听觉增强这都是身体自然的应激反应。因此适度的焦虑是有好处的只要不过度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身心守护:焦虑与压力的正面应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器官系统都在大脑的指挥下重新分配资源,以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当我们面临紧张或害怕的情况时,这种反应有助于我们减少潜在的危险。焦虑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它是我们生存的必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要区分正常的焦虑和过度焦虑,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身情绪变化、观察生理反应等方式来辨别。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长司天梅特别提醒我们,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焦虑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反应,但有两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第一类是有过往病史的人群,包括抑郁、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的患者。疫情期间,这个群体尤其需要关注。疫情作为一个明显的压力源,可能会触发他们的病情复发。这些患者在规律服药期间绝不能随意停药。为了减少去医院的风险,现在医院可以一次开三个月的药量。如果不方便去医院,可靠的在线购药平台、社区医院或药店都是不错的选择。与医生的在线沟通也是很好的途径,以便及时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类人群是高暴露人群,如医护人员、警察和社区工作者等。如果他们出现持续的抑郁或焦虑症状,如情绪波动大、入睡困难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为了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里介绍三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1. 腹式呼吸法: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将双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用嘴巴缓慢呼气。在呼吸过程中感受腹部的起伏,让身体逐渐放松。

2. 蝴蝶拍技术:坐在安全的地方,双手交叉在胸前轻拍肩膀。保持稳定的呼吸和微笑,默念“我现在是安全的”,感受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3. 稳定化技术:也称为安全屋技术。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并想象一个只属于自己、不受干扰的地方。借助多个感官回忆那个地方的感觉,并在内心暗示自己在那个地方是舒服的、安全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深呼吸几分钟后慢慢睁开眼睛。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身心的健康。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记住我们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寻求帮助和支持也是重要的步骤。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人民网健康综合报道)近日,多篇权威媒体报道关于健康话题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文章汇聚了光明日报、海外版以及等重要媒体的声音,传递出健康生活的强烈呼声。

★ ★ ★

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健康话题。从健康饮食、科学锻炼,到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每一篇都深度剖析了现代人在追求健康生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其中,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强调了膳食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油腻和糖分过高的食品。科学锻炼部分则强调了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倡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在心理健康方面,文章指出现代人应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调整心态,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限酒、规律作息等。

这些文章不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普及了健康知识,而且通过真实案例的分享,使得这些健康知识更加生动、易懂。媒体的声音也传递出对健康生活的强烈呼吁,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健康生活中来。

这些权威媒体的健康报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健康信息,也为我们指明了健康生活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共同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繁忙的生活中,别忘了关爱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