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浙江副省长带头吃鸡 称吃鸡安全要有信心

昨日,副省长郑继伟亲自品尝了冷鲜鸡,并自信地表示:“吃鸡是安全的,大家要有信心。”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冷鲜鸡产业的巨大潜力。

全省范围内,我们将重点扶持20家冷鲜鸡骨干加工企业,以推动这一产业的持续发展。

午饭时分,米饭、两块鸡肉、炒鸡蛋、青菜、笋片,其中这两块鸡肉来自冷鲜鸡,成为了郑继伟副省长的主食。

随着7月1日浙江11个地级市主城区永久市场冷鲜鸡的推广,预计日需求将达到30万只。这一转变,标志着冷鲜鸡将逐渐取代活禽交易,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那么,冷鲜鸡肉是否安全、口感如何呢?郑继伟副省长和省农业厅、省卫计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亲自品尝,为大家树立信心。

郑继伟表示:“面对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始终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推广冷鲜鸡,是我们在应对中的有效举措。”在昨天的考察中,他参观了富阳的一家冷鲜鸡加工企业——申浙家禽有限公司,对冷鲜鸡加工过程表示满意。

在申浙公司,郑继伟品尝了冷鲜鸡肉,边吃边点头,甚至放下筷子拿起鸡块啃。他表示:“吃鸡是我们获取主要蛋白质的方式,不吃鸡是无法想象的。”他也希望大家能够恢复对禽类的信心,无论是养殖还是食用。

一直在关注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企业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冷鲜鸡作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浙江这么大的市场,企业应形成自己的品牌。

关于冷鲜鸡的监管和检疫问题,全程监管检疫的程序与猪肉类似,保证每只鸡都经过严格的检查。戴旭明表示:“屠宰场里会有检验人员,保证死鸡不进场。宰杀后,还要检查内脏是否有问题。”

冷鲜鸡不仅是食品安全的新选择,也是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在的扶持和企业努力下,相信冷鲜鸡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郑继伟副省长的亲自品尝,不仅为市民树立了信心,也为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猪肉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后会被盖章,未来上市的冷鲜鸡也将遵循同样的标准,包装上会明确标出生产地、宰杀时间等信息,以便于进行质量追溯。

昨天,郑继伟参观的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是省内一家规模较大的家禽屠宰加工企业。总经理陈国兴介绍,他们公司饲养的活鸡,从购苗、防疫到农户饲养,全程严格控制。在宰杀前,这些活鸡会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检验检疫。

戴旭明指出,“病死后宰杀的鸡与活宰的鸡,其区别一目了然。”死鸡肉因为无法放出鸡血,颜色呈现暗红色,而新鲜活鸡肉则是白净的。

关于冷鲜鸡的营养和口感问题,食品专家徐幸莲表示,冷鲜鸡的营养并不流失,反而因为肉质的嫩化,更易于人体吸收。刚宰杀的动物肉需要经过一个“解僵”过程,才能变得柔软可口。而这个过程中,肉质的小分子物质如肽、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会逐渐产生,使得冷鲜鸡更具鲜美味道。不同于冷冻鸡,冷鲜鸡在0℃~4℃的环境下进行保鲜处理和包装,其口感和营养都优于现宰鸡肉。

那么冷鲜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呢?省农业厅畜牧局副局长戴旭明表示,预计7月后每天冷鲜鸡的需求量将达到30多万只。然而目前全省仅有5个市拥有像“申浙”这样具有规范流水线的屠宰企业,仍需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戴旭明深谙规范之重要,他口中的规范,指的是那些达到一定规模、拥有实力,能够胜任家禽杀白上市任务的企业,而非那些零散、微小的小企业。他坚决主张支持骨干企业启动家禽杀白上市项目,以此推动家禽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在今年1月,省农业厅畜牧局经过深思熟虑,明确了全省的20家家禽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这些企业在贷款、用地等方面将享受到优惠政策。这二十家企业的产品供应量大,市场份额占据显著地位,而且他们本身长期致力于养殖业,具备开展冷鲜业务的优势,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与品质。

这二十家企业,无疑是家禽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崛起,不仅代表了家禽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象征着行业规范的进步。戴旭明的观点明确,他将借助这些骨干企业的力量,推动家禽杀白上市项目的实施,从而为整个家禽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在他们的引领下,整个家禽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那些遵循规范、实力雄厚的家禽企业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而那些无法适应新形势、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将被淘汰。这是一场行业的洗礼,也是一次产业的升级。在戴旭明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家禽产业将更加繁荣、规范、安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钱江晚报的报道。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钱江晚报的报道,记者吴朝香文、倪雁强摄)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