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购物散步做家务都算运动运动不科学易致两类损

运动,是成年人强身健体的秘诀,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助推器。随着运动而来的,还有那些难以避免的损伤。你是否知道如何科学运动?哪种运动适合你正处于的年龄段?如何动才能避免伤筋动骨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最近,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主任刘刚教授走进了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微课,为运动爱好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这位专家为我们揭示了运动对于现代人来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时候,运动能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尽管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中疲惫不堪,但通过体育运动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我们仍然能够重拾活力。

说到运动形式,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跑步、游泳和打球。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有其运动量,只是强度不同而已。比如跳绳、球类、游泳和快跑都属于高强度运动;而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和健身操则是中强度运动;广播操和太极拳则是轻度运动。就连日常购物、散步和做家务,也可以算是一种非常轻度的运动。

刘刚教授指出,这些不同强度的运动适合不同的人群。选择运动时,我们需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血压以及是否有先天性疾病等。特别是如果我们的关节不太好,或者有许多基础疾病,那么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可能并不适合我们。

现代人对于运动有两种极端的态度,这令刘刚教授十分担忧。一种是运动偏少,久坐不动,一回家就沉迷于手机、电视等娱乐活动;另一种则是突然疯狂运动,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度锻炼。过度的对抗性运动和过长的锻炼时间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那么,怎样的锻炼才是最合适的呢?刘刚教授建议,中老年人应该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而年轻人则可以选择一些稍微激烈的运动。如果运动后感到肌肉有微微的酸胀感,并且在一两天内能够恢复,那么这样的运动强度就是正常的。

刘刚教授还强调了科学运动的重要性。只有科学的运动才会对健康有益。他提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平衡的交替和失衡状态下进行的,而做出各种动作的力量来源于人体所有肌肉的协调作用。运动不当可能导致两类损伤:肌肉韧带损伤和关节过度磨损。我们在运动时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适度。

听完刘刚教授的建议,你是否对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让我们在运动的道路上更加科学、合理,远离损伤,享受健康的生活吧!在各种体育运动中,足球和羽毛球由于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导致的运动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尤为常见。足球运动以其高强度的运动、快速节奏和激烈的对抗而著称,这使得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据研究显示,足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62.8%,其中踝关节损伤尤为突出。而羽毛球作为一种单边旋转性体育运动,其受伤概率亦不容忽视。

专家刘刚指出,虽然健身本身并无问题,但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追求过高的运动强度和成绩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即使是一些看似温和的健身活动,如太极拳,若姿势不正确,也可能导致身体的不适和损伤。例如,太极拳中的扎马步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膝盖和腰部疼痛。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那么,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呢?刘刚提醒,加强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注重全身综合训练是关键。他特别强调了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建议先从锻炼腰腹部力量开始,再逐渐练习四肢。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刘刚还提到,有“大肚腩”的人运动受伤的概率更高,因此控制体重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下肢力量和平衡的训练,刘刚推荐了几个在家甚至办公室都可以进行的锻炼方法。其中包括静蹲、臀中肌训练和肩背部肌群稳定性训练等。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除了正确的锻炼方法,刘刚还强调了科学锻炼的重要性。他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场地,注重充分的热身和锻炼后的放松康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游泳、慢跑、自行车是最推荐的三大运动项目。

预防运动损伤需要注重科学的锻炼方法、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全面的热身和放松康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损伤。在大众眼中,运动可能就是简单地“上场就上场”,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他们在场上的每一刻辉煌,背后都是场下无数倍时间的付出。除了我们看到的比赛本身,热身与赛后的康复同样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热身,这个看似简单的准备环节,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却至关重要。它如同战士的战前准备,是运动员身体的“启动仪式”。在正式进入竞技场之前,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体能热身、技术热身和心理热身,确保身体达到最佳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这些准备工作虽然看似平常,但却是运动员能够持续发挥高水平表现的关键。

比赛结束后,放松与康复同样不容忽视。这是运动员身体恢复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步骤。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一场比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他们需要借助各种专业手段和方法,如物理疗法、按摩等,帮助身体放松、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确保身体的健康和状态的持续。

虽然我们大众可能无法做到像专业运动员那样的全面热身和赛后的专业康复,但适量的热身和事后放松同样必不可少。无论是在健身房、操场还是家中锻炼,适当的热身和放松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简单的拉伸、轻度的有氧运动等都是很好的热身和放松方式。这些简单的动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身体,避免运动带来的伤害。

让我们学习专业运动员的态度和精神,珍惜每一次运动的机会。上场前认真热身,比赛或锻炼后做好放松康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运动的真正魅力。(全媒体记者周洁莹报道,通讯员游华玲分享)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