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当易引发五大伤害,深入了解并预防是关键
一、膝关节损伤的预防
膝关节作为支撑全身的重要部位,是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区域。无论是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还是田径项目如跳远、标枪,膝关节都承受着巨大的冲击。甚至日常活动如慢跑、爬楼也会对膝关节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运动都会涉及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动作,这些动作会加速膝关节相关软组织的磨损。预防膝关节损伤,不论参与何种运动,充分的热身活动是关键,特别是要活动好膝盖。膝部受过伤的人和老年人应佩戴护膝器具,以获得保护和支持。外出时携带马扎,避免久站导致的膝关节损伤。
二、女性运动中的私密伤害
1. 外阴创伤:处女膜损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一字步、骑跨动作等需要劈开腿部的姿势容易引发这种损伤。年轻女性的黏膜组织较为脆弱,进行自行车、双杠等运动项目和瑜伽时尤其要注意。
除此之外,自行车、双杠等运动项目也可能使女性外阴部发生血肿。外阴部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若运动中不慎受伤,如外阴部与自行车的坐垫、横梁等相撞,虽表面无创伤,但血管破裂会导致皮下出血,形成外阴部血肿,严重时会伤及尿道和阴道甚至盆腔。
2. 运动型闭经:运动量较大的少女中,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月经初潮延迟、周期不规则等异常现象。强烈运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影响体内性激素的正常水平,从而干扰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这种月经异常通常出现在运动员身上,但过度运动减肥也可能导致普通人出现这种情况。
3. 卵巢囊肿破裂:正常卵巢的大小与荔枝相当,一般运动中的撞击较少会导致卵巢破裂。但如果卵巢存在异常囊肿,因为囊肿内含液体,外壁组织薄而脆弱,在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受到挤压或碰撞时都可能引发破裂。破裂时,女性会突然感到下腹部疼痛,若出血情况严重,疼痛会扩散至整个腹腔。
4.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医学界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未定论,但已经发现,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形导致经血倒流的病人中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较高。女性在经期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经血从子宫腔逆流进入盆腔,子宫内膜碎屑有可能种植在卵巢上,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痛经、继发性闭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孕。
5. 子宫下垂:长期超负荷运动可能导致子宫下垂。尤其是举重等训练会增加腹压,引起子宫的位置暂时性下降。试验显示,子宫位置正常的妇女在负重20公斤时,宫颈位置无明显变化;但负重40公斤时,宫颈会明显向下移位。刚刚生完孩子的女性,盆底肌肉在产褥期仍然处于充血、松弛状态,此时若急于瘦肚子而进行增加腹压的运动,也可能导致子宫下移或脱垂。
三、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踝关节是人体在运动中与地面接触的主要负重关节,也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容易受损的关节之一。针对踝关节的损伤预防同样重要。运动前要充分热身,避免在硬地面上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脚步的着地姿势等。佩戴合适的护踝器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踝关节免受伤害。踝关节,骨结构以及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在维护我们的运动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最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伤。踝关节扭伤在所有运动损伤中的占比高达40%,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快走或慢跑也有可能导致踝关节的损伤。对于有过扭伤经历的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加强保护措施,如佩戴护踝等。运动环境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择平坦的道路进行锻炼可以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肌肉拉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伤害。人体的肌肉数量多达600多块,任何不恰当的运动都可能导致肌肉拉伤。肌肉拉伤通常发生在热身、器材练习和肌肉力量训练等阶段。预防拉伤不仅要关注四肢,腰部、背部、颈部乃至臀部的肌肉也需要重视。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充分热身、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以及合理安排休息。
运动不当也容易导致骨折。骨折是由于外力冲击导致骨头的连续性受到破坏。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某一部位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劳而产生应力性骨折。例如,篮球明星姚明就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左脚踝中部应力骨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因为他们的骨密度开始下降,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那么,如何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呢?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至关重要。年轻人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而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动作要规范,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及及时补充电解质也是降低运动损伤的关键。
若不幸发生运动损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对患部进行冰敷,并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将患处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休息。记住,正确的处理和及时的护理是帮助身体快速恢复的关键。
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合理的运动保护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希望每一位运动爱好者都能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