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多家幼儿园加强了幼儿药品管理,特别是对于家长带药入园的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对本市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深入采访。
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通州巴克寓所幼儿园、朝阳福怡苑幼儿园以及门头沟城子幼儿园等已经实施新的规定。家长如果需要幼儿园代为喂药,必须带来正规医院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否则药品不得带入园内。这一变化表明,本市幼儿园对于幼儿药品管理的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一些幼儿园如21世纪实验幼儿园、凯儿宝宝幼儿园以及金色摇篮东区国际园等,对于处方药、中药以及保健品的喂药问题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幼儿园不再帮助喂服处方药,家长需亲自在家完成喂药任务。而对于非处方药,家长需要将完整的药盒带到幼儿园进行登记,并确认药品类型后,再签署喂药单子。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为幼儿的安全增加了一道保障。幼儿园是孩子们的重要成长环境,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加强药品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新规定也提醒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在喂药问题上,家长应该严格按照幼儿园的规定操作,确保孩子的用药安全。家长也应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孩子的疾病发生,减少药品使用的频率。
本市幼儿园的药品管理新规定体现了对幼儿安全的关心与重视。也提醒家长要增强对孩子的健康关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系列的新规定无疑将大大提高幼儿的安全保障水平。幼儿园药品管理规范:从喂药签字到拒收无处方药物
采访样本涵盖了北京市多家知名幼儿园,如丰台三幼、北京市第一幼儿园、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门头沟城子幼儿园以及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幼儿园等。这些幼儿园在药品管理方面均采取了严格措施,确保孩子的用药安全。
在丰台三幼,保健室内严禁准备口服药品,只能存放少量外伤药,以应对孩子可能的磕碰伤。即使孩子出现不适,也会立即通知家长,由家长带领孩子去医院就诊。为此,保健室专门设立了一个医药箱,用于保管家长带来的需要代喂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是非处方药,如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感冒清热颗粒等。但喂药前,必须经两位班级老师确认并签字,在保健医的指导下进行。
其他幼儿园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家长需要幼儿园帮助喂药时,必须签署“喂药单子”,写明孩子的详细情况、药物信息以及服用时间等。园长们表示,这是为了确保用药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任何可能的错误。
不仅如此,一些幼儿园对药物的接收也制定了严格规定。例如,通州区巴克寓所幼儿园出了新规矩:需要服用处方类药物的幼儿,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开具的处方,方可把药物带入园内。家长还需填写“委托吃药通知单”并签字,交到保健医手里。通知单上需要详细填写孩子的姓名、药物信息、服用时间和剂量等。
眼下正值初春换季,幼儿生病服药的情况较多。记者观察到,尽管有严格的药品管理规定,但家长们普遍理解和支持这些措施。他们明白,这些规定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着想。
在幼儿园药品管理上,无论是喂药前的签字确认,还是对处方药的严格要求,都是对孩子们的一份关心和爱护。我们期待更多的幼儿园能够加强药品管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建议家长们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药品管理工作,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当记者深入观察时,每次保健医生接过药物与通知单时,都显得分外细心。他们会仔细核对药盒上的药物名称和剂量,确保它们与医生下达的通知单上的信息一致。一旦确认无误,他们才会放心地让家长们离开。这样的严谨细致,正是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安全与健康。
这种细致的关爱在一些幼儿园中却引发了一些挑战。一些家长带着孩子的处方药前来时,会遇到拒收的困境。对此,一位家长在接受北京青年报的采访时感慨道:“我们的孩子正处于康复阶段,尽管情况在好转,但一旦药物停用,我们必须让孩子在家休息,这给我们家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家长的这种负担不仅仅是孩子的健康问题,还包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
对于那些正面临类似挑战的家长们来说,这无疑是艰难的时刻。他们需要在孩子的健康与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之间做出选择,这无疑是一种压力。保健医生们始终坚守着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他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并配合他们的工作,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家长们也需要更加积极地与幼儿园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期待幼儿园方面能够更加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相关新闻,请阅读北京青年报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