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老泸州为何又名神臂城南宋国防的核

四川泸州的古老历史自西汉景帝六年建置以来便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闻名。此地扼守三江两河之要冲,在政治上统治着川滇黔结合部地区,交通便捷,是云贵川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泸州因其稳固的军事地位和经济繁荣,被誉为“铁打泸州”,在历史上被誉为“川南第一州”和“西南会要”之地。

在泸州的心脏地带,有一座名为“神臂城”的古城,民间习惯称之为“老泸州”。它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的神臂山上,从江心船上眺望,神臂山巍峨耸立,地势险峻,难以攀登。城墙由平均五米多高的上等条石垒成,除几道城门较为低矮外,其余地方难以找到可以架设云梯的地方。三面临江形成了天然的三面护城河。东面的陆地虽然可以通行,但城墙高耸且内外皆有墙,即使外墙被攻破,内墙依然可以抵挡。南门外还有人工护城河,城内的下水道通向神臂门城外。更为神秘的是,城内有一道暗门,只有极少数重要人物知晓其存在,现今已无法考证其具体位置,但史书上有相关记载。

神臂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坚固的防御设施,在蒙宋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宋时期的蒙宋之战围绕着长江岸线展开,长达一百余里的战线从宜宾江安顺流而下至合江榕山。神臂城不仅是泸州的核心防线,更是南宋王朝存亡的关键。蒙军入侵时,泸州城多次被迫搬迁。在南宋淳佑三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命令知州曹致大将泸州城迁至神臂山上,依山筑城固守,成为四川防御体系的南部支撑点。此后,蒙宋两军在神臂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神臂城经历了多次易手。在公元1261年,刘整投降蒙古后,神臂城被蒙军控制。但在俞兴奉命讨逆、收复失地时,泸州军民踊跃协助配合,一度收复神臂城。在吕文德重新部署后,刘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并败走。吕文德成功收复神臂城后,大力动员泸州军民修复防御设施并积极备战。但随后,神臂城又多次经历元军的围攻和失守。最终,在景炎元年六月初三夜的一次收复行动中,刘霖与合州救兵成功光复神臂城。

神臂城在军事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蒙宋战争的遗址保护地,更在军事上屏障了整个南宋王朝。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地理位置、防御设施以及其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在抗击蒙军入侵的过程中,神臂城及其四川地区的防御体系为南宋王朝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奉元世祖忽必烈的命令之下,元东、西两川行院调集重兵,再度将神臂城围得水泄不通。此时的神臂城与合州钓鱼城,如同南宋王朝在四川地区的两颗孤岛,象征着其在这片土地上的顽强抵抗。若这两处失守,则意味着四川平原将彻底落入元军之手,南宋朝廷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元军旦只儿部溯江而上,于景炎二年(1277)春抵达神臂城外围。他们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逐一清除宋军在各陆路要塞的抵抗,牢牢控制了江面,将神臂城的守军困在山上。到了11月,城内粮食耗尽,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守军依然坚守信念,拒绝投降。

元军继续采取围困和消耗战术,分批定时进攻,使守军疲于应对。神臂城的守军既无粮食,又无援军,形势极为严峻。在祥兴元年(1278)正月,经过长达11个月的围困,元军终于攻入城内。城内的宋军战士展开激烈巷战,至死不降,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决心。

从1243年神臂城建成起,这座山城在蒙宋之间的战争中“五易其手”。在南宋小皇帝投降的第二年,即1277年冬天,元军才最终攻破这座城市。这一消息令囚禁在燕京的宋丞相文天祥悲愤不已,他写下了《泸州大将》诗篇以表达心中的哀痛。

回顾历史长河,成吉思汗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的蒙古军团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征服者。他从未把南宋当回事,甚至瞧不起汉人的骑射和身板。成吉思汗在征服过程中,一直视金人为强劲对手,但在金兵让他失望后,他将目光转向了西夏。在征服西夏的灵州大战中,蒙古军团遭遇了像样的抵抗。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成吉思汗至死也未料到,他最轻视的汉人却成为他征服史中最强劲的对手。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根据父亲的战略部署,轻易地灭了金朝。接着他发动了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他还分兵两路进攻南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则主攻四川。蒙古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直到第二年才攻占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此后几年,宋军在孟珙的领导下与蒙古军展开惨烈的拉锯战。至1241年,大将杜杲在庐州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军被迫撤退。此后蒙宋战争历经波折,最终以蒙古的失败告终。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蒙哥大汗死后,第二次蒙宋战争开始。蒙古大军三路并进,企图一举灭亡南宋。中路军由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但在合州遭遇了王坚的顽强抵抗。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数月。最终蒙哥被石炮击中身亡,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此次战争也标志着蒙古对南宋的全面进攻暂时告一段落。

回望这段历史,神臂城的抗元斗争、孟珙和杜杲的英勇奋战以及成吉思汗、蒙哥等蒙古领袖的雄心壮志都成为了历史的佳话。这段血与火的岁月不仅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泸州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往事令人肃然起敬。在蒙古大汗蒙哥逝去的合州之后,两大汗国继承者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了汗位展开激烈争夺。这场内战始于1260年,双方在开平和蒙古国都和林自称大汗,长达四年的争斗使得蒙古局势一度混乱不堪。

忽必烈,这位天赋异禀的领袖,迅速平定了山东汉族军阀李檀的叛乱。而在四年后,他更是彻底击败了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的内乱。南宋王朝在此时并未把握住蒙古内乱的机会进行自我发展,反而深陷腐败的泥潭。

四川守将刘整向蒙古投降,他率领的水师也归顺了蒙古。到了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强大的军队和降蒙的水师攻打襄樊。尽管蒙古军在樊城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却始终无法攻破这座城。随着忽必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压力倍增。即使粮食已经耗尽,两城军民的斗志依然高昂。直到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领三千士兵成功突破重围进入襄阳,才极大地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

此后,襄阳的宋军与外围的宋军联手夹击元军。由于叛徒的出卖,襄阳宋军遭到元军的埋伏,损失惨重。在历经六年的襄樊保卫战后,随着樊城的陷落和守将的牺牲,襄阳也失去了最后的防线。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忽必烈随后下令元兵沿汉江入长江,一路东下。南宋将领纷纷投降,直到临安城下,南宋的最后防线也告失守。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后,南宋余部仍在各地坚持抵抗。随着大将李庭芝和文天祥的败亡,南宋小朝廷在广东沿海的最后抵抗也在厓山之战后宣告结束。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宋军和官员也纷纷以身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南宋对抗蒙古的历史长达五十多年之久,使蒙古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疑,南宋是蒙古人最难啃的“骨头”。老泸州因其作为南宋国防的核心而被称为“神臂城”,这是对其在抗蒙战争中重要地位的赞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技网。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