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5月起医患须签协议拒收拒送红包 患者承诺尊重医

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大医疗机构展开了一场关于廉洁行医的庄重承诺。从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始,每一名患者在住院之际,都会与医疗机构签署一份特殊的协议——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这一变革源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的权威通知,旨在构建更加和谐、透明的医患关系。

这份协议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承诺,更是对医患双方权益的明确保障。医疗机构承诺秉持平等、仁爱、诚信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治疗疾病,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红包”、贵重礼品,以维护医疗行业的纯洁和尊严。

而对于患者来说,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承诺。他们应积极配合诊疗活动,提供真实病史信息,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作出明智决策。更重要的是,患者们要尊重医务人员,服从管理和安排,不向医务人员赠送“红包”、贵重礼品,共同创造一个廉洁和谐的医疗环境。

这一举措的实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患者入院24小时内,经治医师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份协议,并由主管医师或病区主治医师代表医方签署。为了体现医院法人代表的责任,法人代表的姓名也会被印在医方签名栏上。患者或其家属则需要在患方签名处签字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监督协议的落实,还设立了统一的投诉电话,印在协议书上以便患者投诉。医疗机构需将签署的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来一直在加强行业监管,针对收、送“红包”等敏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到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都在提醒着每一位医疗工作者要坚守职业道德,拒绝任何形式的腐败。

中国医院协会的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解决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是根治收、送“红包”问题的根本。他认为,收、送“红包”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不能仅依靠一纸协议就彻底根除。这一措施对于警示医生群体和提醒患者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份不收和不送“红包”的协议是医疗行业廉洁自律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够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也有助于维护医疗行业的声誉和形象。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医疗行业的廉洁程度将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王玲玲深入剖析了当前医疗领域红包现象的严峻现实。她指出,三级医院红包收取情况尤为突出,而县级医院相对较少。尽管有先前的规定,但现实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红包现象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往往因为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感到只有通过送红包才能心安。

王秘书长强调,治理红包现象的关键在于执行与落实。“红包”协议并非只是一纸空文,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协议精神得到贯彻执行,避免流于形式,才是重中之重。

冯先生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揭示了患者对红包现象的复杂心态。他因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为求心安而私下给主刀医生和师送了红包。他坦言,送红包似乎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担心如果不送,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尽管手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冯先生并未因此追究,反而表示对签拒红包协议感到“难以置信”。他认为,改变这种不良之风需要时间,但如果能通过加强监管实现完全不收红包,他将十分欢迎。

与此一些医生也表达了他们对红包现象的看法。某三级专科医院的医生表示,医院已明文规定不许收取患者红包和礼物,如果被举报会在医院内通报。这位医生也承认,部分患者因为习惯性的错误思维,认为只有送红包才能得到医生的关照。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们通常会先暂时收下红包,待手术完成后再归还。他们表示,以协议方式禁止红包有利于规范行为,缓解医患矛盾,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正积极研究如何在本地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通知要求。除了制定统一的《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文本外,北京市还计划建立廉政账户,用于收缴医生红包。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增强医疗行业的廉洁性。

面对红包现象,我们需要认识到其背后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平衡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才能逐步消除这一不良现象,恢复医疗行业的公信力与和谐医患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医生和监管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医疗环境而奋斗。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对于商业贿赂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已经明确。任何有证据的商业贿赂举报,无论是针对药品公司的回扣还是针对医生的红包,都将得到严肃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和纪检部门对于此类行为绝不姑息。其中,医生收受药品公司的回扣被视为商业贿赂,属于纪检部门的监管范畴,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而患者为感谢医生而给予的红包,虽与商业贿赂有所区别,但若被市卫生计生委核实,仍将按相关监管办法予以严格处罚。

回溯至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在卫生系统内部大力推行抵制红包、回扣的活动。为了加强透明度,各家医疗机构纷纷向患者及家属公布举报电话,以便对收红包、拿回扣的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多家医院也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站、门诊大厅公示牌、公告栏等,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举报热线。

对于那些在特定情境下难以拒绝患者红包的医务人员,市卫计委设立了专门的廉政账户。这一账户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上交红包、回扣的正规途径。部分医疗机构还建立了自己的廉政账户,以确保行为的透明与合规。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医务人员上交意外收到的红包或回扣,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监督医疗行为的渠道。这一系列的行动彰显了北京市对于治理商业贿赂的决心和力度。

在此,我们不禁要为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举措点赞。他们不仅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是坚决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维护了医疗行业的公正与公平。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京华时报,以获取更深入、更全面的报道。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