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滥用或不当使用护肤品,导致儿童皮肤出现红肿甚至引发哮喘等疾病的案例屡见不鲜。为此,儿科皮肤专家发出提醒:儿童化妆品应当谨慎使用,不当使用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国家食药监局于4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该指南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的配方应尽量减少原料品种,对于香精、防腐剂,更是要坚持少用或不用原则。
市食药监局有关人士介绍了该新规的详细内容。除了减少原料品种,新规还明确提出了在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时,应坚持在有效基础上的少用、不用原则。为了预防化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致敏性危害,新规规定儿童产品配方不宜使用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等功效成分,并且不鼓励使用基因技术、纳米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
新的生产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儿童化妆品的生产门槛提高了,这将有助于降低幼儿因使用化妆品而带来的健康隐患风险。该人士表示,新规的出台从产品生产源头降低了安全隐患。
那么,为何新规要对美白、除臭、止汗等常见功效做出明文禁限呢?对此,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儿童医院皮肤科王华主任表示,临床医学上,孩子不当使用化妆品的安全隐患很多。大多数化妆品中加入了气味较浓的香精等物质,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可能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美白祛斑的化妆品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会对幼儿皮肤造成损伤。而止汗类化妆品中大多含有铝元素,铝离子进入人体细胞将水分带走,可能导致人体汗腺萎缩,排不出电解质及毒素。
在重庆多家大型商场和母婴店,记者发现儿童用品种类繁多,包括防晒霜、润肤露、洗面奶、沐浴乳等,甚至还包括粉饼、指甲油、唇膏等用品。其中不少产品甚至宣传具有嫩白、净白、润白等功效。在江北观音桥商圈某大型商场,两款儿童护肤产品的配方中分别含有24种成分。一些产品还特注明含有防辐射因子的字样。
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一个3岁的男孩在观赏油菜花后回家,腰部竟然长出了几个花生米大小的红疙瘩。医生诊断其为花粉过敏导致的丘疹性荨麻疹。医生提醒市民,春日赏花时需注意花粉过敏和皮肤出疹的风险。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欧阳莹表示,春天是过敏高发季,患丘疹性荨麻疹的小孩特别多,占皮肤科门诊病人的一半左右。她建议家长在孩子外出踏青时尽量减少接触花草,避免去尘土大的地方,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流通,以防花粉过敏和皮肤问题。
儿童护肤品的选用需要谨慎。家长在选择儿童护肤品时应该仔细查看产品成分,避免含有过多化学成分的产品。也要注意孩子的皮肤状况,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停用相关护肤品。如何为孩子挑选护肤品:专家建议与家长的智慧选择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家长们对于如何为孩子挑选护肤品的问题愈发关注。究竟是否应该给孩子使用爽身粉、护臀霜呢?昨天,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并总结了他们的六点建议,帮助家长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关于爽身粉,专家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其中含有不可分离的铅元素。铅进入人体后无法迅速排出,长期积累可能引发儿童铅超标的风险。爽身粉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如氧化镁还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爽身粉还可能通过外阴进入女性孩子的生殖系统,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专家建议家长使用温水及柔软细棉布为孩子擦身,保持皮肤清洁。
而对于男婴,使用护臀霜可能含有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影响孩子体内的荷尔蒙分泌,甚至导致性早熟及其他健康问题。家长在选择护臀霜时需谨慎。专家建议,使用棉制透气的尿布,勤换勤消毒,以预防宝宝红臀的发生。
那么,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护肤品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优先选择保质期短的产品,因为保质期越长,添加防腐剂的可能就越大,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2. 选择白色乳液,因为白色是原色,色素少,孩子过敏几率越小。
3. 尽量选择气味淡的产品,有刺鼻香味的产品可能含有较多的香料和防腐剂。
4. 选择液体稀的儿童护肤品,因为儿童护肤品的乳液含水量很高,如果产品过于黏稠,可能堵塞宝宝的皮肤毛孔。
5. 选择泡沫少的产品,过多的泡沫可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6. 选择洗后感觉滑的产品,这表示产品已经起到作用了。
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案例:一个小学4年级的女孩因为长期使用某种儿童润肤产品,导致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王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无论产品的功效如何,儿童都最好不要使用化妆品和护肤品,以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
为孩子挑选护肤品时,家长需保持警惕,谨慎选择。遵循专家的建议,保护孩子的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