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寿命的广阔领域中,科学界仍在热议一个问题:人类的寿命上限究竟在哪里?近年来,多项前沿研究涌现,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寿命可能的奥秘。以下是对现有科学证据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让我们关注一项由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Gero与美国罗斯维尔公园癌症中心合作的研究。该团队通过分析多达五十万人的血液样本和运动数据,结合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假说——“生理弹性衰退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体的修复能力在大约120至150岁之间达到极限。即使在这一阶段成功避免所有疾病,器官的协同性崩溃仍然可能导致死亡。这一观点得到了血液标志物和步数数据构建的“动态健康指标”的支持。该研究显示,人体在80岁之后的恢复力下降速度急剧增加,是40岁的三倍。
当我们深入生物学限制因素时,会发现端粒缩短、蛋白质稳态崩溃、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表观遗传改变等机制限制了细胞的再生能力和组织修复。尽管有这些生物学限制,但仍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抗衰老技术突破正在取得进展。例如,Senolytics药物已经在小鼠实验中成功延长了寿命36%。细胞重编程技术、血液成分移植和NAD+补充剂等新兴技术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