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卫生厅一项涉及近1.7亿元的采购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该项目旨在推进乡村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为村卫生室配备计算机设备并开发相关软件。这一项目却遭到了多方质疑。
据了解,四川省卫生厅此次采购的是一体式计算机,采购规模达到4.4万余台。这一决策的背景源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旨在提升乡村卫生室的信息化水平。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却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以惠普、方正、同方等计算机厂商为代表的供应商对招标项目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招标项目的技术配置要求似乎“量身定做”,尤其是关于显示屏尺寸的要求引发了广泛关注。供应商们质疑,为何要求显示屏为17寸宽屏,这一要求似乎只有联想品牌能够满足,其他企业则普遍采用20寸以上的显示屏。他们对于招标中的资质认证加分设定也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设定存在不公平之处,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除了硬件项目外,涉及医疗软件系统的部分也受到了质疑。供应商们指出,招标文件中关于供应商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参与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课题或项目等加分项目具有强烈的指向性。供应商还需要提供在川缴纳社保证明材料,这也被认为是存在歧视性的要求。
面对这些质疑,四川省卫生厅进行了回应。他们认为供应商的质疑并不合理。招标文件对于显示屏的要求是大于等于17英寸显示器的宽屏一体机,并非限定性要求。采购法允许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这些认证并非专有厂商独有的东西。针对软件部分的质疑,四川省卫生厅解释,他们并未规定必须使用计算机生产商编写的软件,供应商可以采购商用软件来满足需求。
至于一体机项目本身的问题,四川省卫生厅认为厂商的观点存在偏见。他们强调,采购一体化电脑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决策,旨在满足乡村卫生室的实际需求。四川省卫生厅决定不予更改招标要求,继续推进项目招标。
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采购公平性和透明度的广泛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四川省卫生厅的决策是出于项目实际需求考虑;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应该更加关注供应商的质疑,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和透明。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提醒我们在采购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公正,确保公平竞争的原则得到切实遵守。面对软件部分招标的质疑,四川省卫生厅选择了沉默,依然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执行。这样的回应让一些软件企业选择了抵制,不参与招标,导致两次开标都因为缺乏足够的参与者而流标。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涉及招标的项目中,分数分布似乎变得尤为重要。价格占据35分,技术占据30分,服务占据14分,而政策功能、IDC销售业绩、采购合同数目等也成为加分项。其中,COPC证书和HDI认证等特定认证体系的设置引起了争议。这些认证体系的特殊需求似乎只对特定的供应商开放,让人质疑这种设置是否合理。这种分数分布和加分项的存在是否合理,无疑成为了摆在此次招标面前的一大难题。
江苏省财政厅采购管理处处长吴小明对此表示,《采购法》确实允许采购人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设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前提必须是合理。对此,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资质加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资质确实是项目所需;二是要保证公平竞争。如果某些资质仅为少数厂商所独有,那么就有指定品牌的嫌疑。对于计算机产品而言,各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主要的竞争集中在价格上。过高的加分可能会影响到价格竞争,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一些专家认为,对于通用类产品而言,销售业绩和品牌分的分值不宜过高,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证公平竞争。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重视和调整,以免出现不公平竞争和垄断现象的发生。某些过于看重销售业绩和品牌的做法可能会阻碍新品牌进入采购市场,这对于采购市场的充分竞争是不利的。采购应当保持开放和公正的态度,欢迎所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为新的品牌赢得竞争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采购的质量和效益,也可以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活力。
针对上述问题,同方电脑商用系统公司总经理张伟表示赞同上述观点,认为采购项目中应该更多地考虑价格和服务因素。而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特聘专家金翔更是强调,过高的加分项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竞争和市场垄断。他解释说,如果过分看重销售业绩和品牌,可能会让新的品牌无法进入采购市场,限制市场的竞争活力。采购应当努力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给所有品牌一个公平的机会。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维护采购人利益的必要举措。为了保证采购的公正和公平,必须慎重考虑分数分布和加分项的设置问题。既要考虑到项目的特殊要求,又要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公正的采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