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县级公立医院滥开贵药基本绝迹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关键一步,其中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是重要措施。这项改革旨在打破“以药补医”的旧模式,促使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病情,而非药品的利润。

成都市作为改革的先锋城市,自今年10月起,所有县区公立医院已经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那么,这一改革对医院和患者究竟有何影响呢?

对于医院来说,取消药品加成无疑会带来一定的运营压力。但《成都市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规定,通过提高医务服务价格来弥补医院因此减少的收入。比如门(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等提价补偿,以尽量减小对医院的影响。新津县人民医院的温尔刚院长表示,虽然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药品收入减少了近1000万元,但通过提价补偿及医院自身的运营机制改革,医院的运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而对于患者来说,这一改革带来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取消药品加成意味着患者在成都市县级公立医院看病时,不再需要支付那额外的15%的价格加成,真正实现了以进价购买药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提价项目被纳入医保,这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看病成本。在青羊区妇幼保健院,虽然药品收入减少,但由于医护服务价格的提高,该院仍能通过提价补偿抵消一部分影响。这一改革真正做到了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它打破了旧有的“以药补医”模式,使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病情,而不是药品的利润。虽然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医院自身的运营机制改革、的财政补助以及患者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改革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这一系列改革的背后,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疗服务的公平与公正。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医疗环境。周力是一位慢性胆囊炎患者,长期需要服用特定的利胆药物,并且每季度都要前往医院复查。以前每月的药费让他倍感压力,但现在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月都能省下50多元的药费,让我觉得以前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周力欣喜地说,即使门诊费用有所上涨,相比于药费的减少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梅秀芳是一位慢性心血管病患者,同样感受到了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实惠。她每半个月就要去医院取一次药,每个季度的药费稳定且可观。“以前每个季度要花2500多元,现在却能省下三四百元。”她表示,这对于她这样的“老病号”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患者而言,取消药品加成无疑是最大的福音。对于慢性病患者或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成都市医改办负责人表示,即使住院的诊查费、护理费等有所上涨,但由于这些费用也可以按比例报销,患者的实际负担仍然降低了。

实际上,取消药品加成不仅直接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还是一种间接因素,促使医生更加谨慎地开具处方。“打破以药补医的老模式,医生不再随意开大处方。”温江区人民医院的一名负责人表示,自去年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收到的关于医生滥开贵药的投诉已经基本绝迹。

对于医生而言,这一改革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谭天林医生是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资深医生,他深感取消药品加成有助于实现“医药分家”,让医务工作的价值回归本位。“降低物的价格,提高人的价值。”他说。这一改革促使医生更加注重提高业务水平,许多医生都积极提出进行业务进修。

为了彻底杜绝“以药补医”的现象,成都市公布了一系列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其中规定,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并严禁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收入挂钩。一些区县如新津县更是走得更远,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开大处方的医生进行调查。

在新津县,全县各医院的处方都直接上传至县卫生局监管中心。最近,79岁的村民李友绪接到了镇卫生院的回访电话,告知他某医生为其开出的药品属于违规开方。现在县里各级医院的医生对于开药都十分谨慎,除非必要,否则随意开药都会被警告。

随着药品价格制度的改革深入,取消药品加成已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医院有了更强的综合竞争力,患者也能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和更有保障的医疗条件。急诊科医生李涵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来医院就诊,而不是去小诊所。

取消药品加成是一场深得人心的改革,让患者和医生都受益匪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综合规定出台,进一步激发公立医院推行药品价格制度改革的积极性。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