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个繁华的城市面临着一个挑战——母婴室的缺乏。评选十大最美母婴室的提议甚至难以凑足候选名单。三年后,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州,母婴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超过九百间,更出台了中国首部关于母乳喂养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
这一重大突破源于一场由七十多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共同发起的倡议。雷建威,这位领头的人大代表,深情地表示:“立法为哺乳妈妈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选择,也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包容。”这一立法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公益故事。
雷建威,身为律师,他的目光聚焦于母乳喂养。他受到了全国第一家母乳库的启发,尤其是首位母乳捐献者徐靓的事迹深深触动了他。徐靓不仅成为了母乳库的捐献者,还用自己的行动推动了母乳喂养的行动。她意识到母乳的重要性远超人们的认知,有时候甚至关乎生命。
于是,徐靓开始组织志愿者捐献母乳,并创建了“母乳爱”志愿服务队。为了支持这一事业,雷建威也加入了进来,并成为该组织的理事长。他们围绕母乳喂养和母乳捐赠开展了大量公益活动,同时开始关注哺乳妈妈在外出时的困境。
徐靓回忆说:“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的母婴室当时真的相当匮乏。”她决定采取行动,于是组织了“寻找羊城十大最美母婴室”活动。当时的母婴室状况并不理想,连候选名单都难以凑齐。广州市妇联主席刘梅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她决定与“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共同推动母婴室的建设。这一想法得到了市委、市的大力支持。
到了2017年,母婴室建设成为广州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写进了工作报告。短短几年间,广州已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超过九百多间。随着覆盖面的扩大,更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需要明确的指引。这时,雷建威提出:“推动这件事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方式是立法。”身为多年的人大代表,他认为通过立法可以持续影响这个领域。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和代表们的共同努力,《关于立法促进母乳喂养的议案》最终得以通过。这一立法不仅为哺乳妈妈们提供了支持和选择的空间,更是广州城市文明和包容性的体现。自2018年9月起,雷建威律师便开始了一项意义非凡的任务——牵头组建一支由精英律师和志愿者组成的议案调研起草小组。他们花了近五个月的时间,委托第三方开展广泛的母乳喂养情况问卷调查,并在多地深入调研,召开多场座谈会征集意见。通过妇联,他们向近20个部门函询建议,最终将调研成果整理成一部厚重的报告。
这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深知,他们的每一项努力都是为了起草一部关于母乳喂养的法规草案。他们不仅考虑了和医院应承担的责任,还深入探讨了母乳库的资金支持问题以及母婴室的建设管理问题。经过十几稿的修改和完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草案)》终于诞生。这份草案由74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代表了人民的共同心声。
广州市人大法制工委法规一处处长王韵婷表示:“这么多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确实非常难得。这既是代表们行使权利,也是履行责任的体现。”雷建威律师补充道:“为了提升条文的质量,我们模拟了提案立法的所有环节。”他们的努力并未白费,仅9个半月,该草案就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通过。
《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其出台离不开广州多年来的社会实践。刘梅见证了条例的诞生,她说:“推动和媒体的关注使群众对这个主题熟悉,条例的实施也会更加顺利。”条例的焦点之一是,立法是否会给哺乳妈妈带来压力。实际上,该法规更倾向于将母乳喂养视为一项权利,而非义务。条文明确指出,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六个月推行纯母乳喂养,但前提是具备母乳喂养的条件。对于那些不具备条件的母亲,她们有权利选择其他方式。
王韵婷表示,该条例的目的是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好的环境,约束的对象是母乳喂养的促进者,如、医院等公共场所。为了确保条例的可操作性,条文内容经过反复讨论和斟酌,力求精细精准。例如,条例规定六类公共场所必须建立母婴室,并细化了母婴室的建设要求。如未按规定建设母婴室,相关单位将面临罚款。但这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促使这些单位认识到建立母婴室的重要性。
刘梅表示,推动母婴室建设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土地紧张、成本增加等问题。但她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文明意识不足的问题。她说:“建立的母婴室不需要多么豪华,只要基础设施完善,保持干净卫生,就能大大提高妈妈的幸福感。”这次立法的意义重大,希望通过立法形成全社会支持母乳喂养的环境,推动社会文明意识的提升。
促进母乳喂养立法,不仅是立法行为,更是关乎民生的实践。它反映了民情,体现了民意,是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体现。《》报道,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度推进,再次从广州取得显著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已明确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核心指标,广州从细小的“切口”——推行母乳喂养着手立法,彰显了精准、直接且极具操作性的治理策略。这一行动立足于对民情深入洞察,汇聚民众智慧,反映民众的真实意愿,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的生动展现。
母乳喂养的推广,不仅关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更关乎母亲的身心健康。广州的这一立法行动,通过法律的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对其的认同度和支持率。此举无疑是一场健康革命的先锋之举,其深远影响将波及整个社会对母婴健康的认知和实践。
这项立法工作的成功,融合了众多社会力量,包括、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各方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母乳喂养的普及。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即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广州的这一尝试,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健康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样的“小切口”越来越多,健康中国的大战略将会得到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实施,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将因此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