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价格飙升,今年元旦和春节时甚至突破了2000元大关,让茅台成为了奢侈品。茅台的内部人士表示,这并不是公司主导的,而是经销商的“绑架”行为。最近,茅台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关其是否走向奢侈品路线以及是否应对“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质疑不断。而最近国家有关部委的公开销售渠道及数量的要求,以及加大公款吃喝整治力度的新政,更是让茅台的社会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究竟谁在推高茅台价格?四个月前春节临近时的实地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茅台的产地贵州,面对超过2000元一瓶的茅台酒,许多人只能望洋兴叹。即便在这样的高价下,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茅台的身影。茅台集团的相关人士无奈表示,他们并未预料到市场价格会如此高涨,而且这样的价格并不是茅台所倡导的。他们承认,这样的市场价让许多消费者承受不起。高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茅台是资源性产品,每一批酒都需要经过至少五年的储藏才能上市。受年产量限制,茅台的市场供应具有紧缺性特征。但如果销售环节严格执行市场指导价,茅台的零售价不会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实际上,某些经销商为了追求利润而故意抬高价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茅台经销商向记者介绍了茅台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经销商在进价基础上加上各种费用,再添加一部分利润,就形成了茅台的零售价。这位经销商透露,茅台的经销商体系团结且信息共享。在贵州的经销商往往成为全国市场的风向标。他们之间的价格互相影响,某些经销商不断提价,导致茅台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某些经销商并不否认他们在推高茅台市场价格中的责任。他们与茅台集团的关系密切,希望酒厂能多分配一些指标给他们。他们也担心得罪茅台集团,担心被取消经销商资格。
贵州省轻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和贵州白酒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肖进春认为,茅台酒市场价格的飙升与茅台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果非要追究责任,那可能是因为茅台在制定市场指导价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经销商的零售价。他认为,茅台酒的价格高涨与民间游资炒作和大部分经销商故意抬高价格有关。当茅台酒的价值被这些游资和经销商发现后,其市场价值被有意夸大了。大量囤积居奇的现象更是加剧了市场紧缺的局面,导致茅台酒零售价一路飞涨。
面对目前的市场乱象,茅台方面尚未有具体的办法来规范经销商的销售行为。茅台必须为了自己的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相信茅台酒的价格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进入3月份以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专卖店货架上开始有茅台的身影出现,商场柜台上的茅台酒价格也有所下降。一些超市和酒行内的价格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茅台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让人不禁思考这是否意味着茅台已经正式步入了奢侈品行列。茅台:经销商与集团的博弈
近期,茅台降价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经销商对此的解释是,茅台对经销商的管控力度加大,导致价格小幅下调。背后的故事似乎更为复杂。
茅台镇拥有酿酒基地的前茅台经销商李先生为我们揭示了茅台的经销体系。茅台酒通过三大渠道进入市场:特定渠道、专卖店和经销商以及大型卖场超市、商场专柜和大型餐饮企业。这三个渠道各自占据了茅台酒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茅台酒的市场价格飞涨引起了茅台集团的高度关注。
茅台集团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士透露,经销商赚取了大部分利润,而茅台集团却要为“三公”消费、茅台入奢等背负黑锅。他进一步透露,茅台酒在经销商和专卖店手里的基础价格应为800元左右,但经销商投放市场时的售价却高达2000元左右,这意味着经销商每卖一瓶茅台就能赚取1200元的利润,而茅台厂的利润最多不超过200元。
面对这种尴尬处境,茅台集团决定在全国开设自营店,试图拉回虚高的价格并增加利润。这一举措进展缓慢,即使在贵州也没有见到自营店的身影。一位深谙内幕的经销商认为,自营店并不能保证拉回虚高的价格,因为市场已经接受了当前的价格水平。自营店也需要面向市场,经销商依然可以通过自营店赚取丰厚利润。
茅台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经销商们对茅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在茅台处于低谷时曾给予支持。当市场价格高涨时,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紧张起来。经销商们通过交纳高额加盟费和保证金取得经销资格,他们深知这一资格的价值,因为这意味着长期的稳定收益。
那么,是茅台成就了经销商,还是经销商成就了茅台?或许,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关系。茅台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吸引了经销商的投资和精力,而经销商们的市场开拓和努力又进一步推动了茅台的发展。面对市场价格虚高和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茅台与经销商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茅台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平衡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确保双方都能从这一关系中获益。面对社会的广泛质疑和舆论的漩涡,茅台,这一备受瞩目的民族品牌,近日受到了本报记者的关注。经过深思熟虑,茅台集团最终选择通过书面回复,向记者传达了他们的声音。尽管没有接受面对面的采访,但这份回复依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在这份回复中,茅台集团没有直接回应外界的质疑,而是选择聚焦于守护民族品牌的深层次意义。他们强调,作为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品牌,茅台承载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价值,更是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他们表示,保护民族品牌,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这是茅台集团不可推卸的责任。
面对舆论的漩涡,茅台仿佛并不急于为自己辩解。他们的沉默,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一种策略,或许是一种自信。在这种沉默背后,人们不禁开始猜测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未来的动向。这种猜测,无疑给茅台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这份书面回复,虽然并未直接解答外界的疑惑,但却在另一种层面上展现了茅台集团的决心和信念。他们坚信,只有坚守品质,坚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表示,无论外界如何质疑,茅台都将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品质和服务,用实际行动回应社会的期待。
此时此刻,茅台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们的沉默,究竟是自信的表现,还是无奈的应对?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我们期待茅台能在这场考验中,展现出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卓越的实力,继续书写民族品牌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