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吕布是一代猛将,是如何沦落成三姓家奴

历史上的吕布,作为末年群雄之一,以勇武著称,被誉为“飞将”,流传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佳话。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角色。

对于许多男孩子来说,吕布是他们童年时代的偶像巨星。他们热衷于争论三国英雄的排名,而吕布往往是争论的焦点。尽管争论有时会变得激烈,甚至发生争执,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似乎总是能够迅速恢复。正如俗话所说,“小孩没有隔夜仇”。

吕布的形象在很多以三国为背景的手游中,都被塑造成威风凛凛、英勇无敌的形象,甚至被贴上“战神”的标签。对于女孩子来说,吕布同样具有吸引力。他们或许不会参与到争论中,但在心中,她们可能已经默默地将吕布想象成自己的白马王子。

我们所了解的吕布形象和事迹,很大程度上是后世戏曲、小说的杜撰和虚构。那么,历史上的吕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据史书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他自小弓马娴熟,并州刺史丁原很器重他。在东汉末年,因大将军与宦官集团矛盾激化,吕布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董卓入京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诱使吕布杀丁原,吞并其部众。董卓很器重吕布的骁勇,甚至与吕布发誓约为父子。

关于吕布为何叛杀丁原,投靠董卓的原因,史书记载及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都有其解读。除了利诱之外,还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董卓曾任并州刺史,与吕布有同乡之情。二是董卓与吕布早年性情经历相似,都是勇猛有谋的人。三是董卓入京后,通过强力使濒临崩溃的朝廷得以维持,并顺应大势摧毁祸国殃民的宦官集团,对当时的吕布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这些背景信息外,历史上的吕布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政治上可能有着自己的野心和抱负,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利益纠葛。无论是小说还是历史记载,吕布的勇武形象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事迹和形象对我们理解三国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吕布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的形象既有小说中的戏剧性元素,也有历史中的真实面貌。通过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人物,更好地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董卓的势力大增,无视朝廷与群臣的反对,强行废黜少帝刘辨,立陈留王为帝。不久,他又假传诏命自封为相国,暴虐凌辱君主、百官、百姓,引起吏民的怨愤。尽管董卓自恃勇猛之兵,对众多怨声毫不在意,但专横跋扈的行为愈发激起民愤。

董卓对武将吕布极为信任,提升他为骑都尉、中郎将,并封都亭侯。在董卓与袁绍等地方军阀的战争中,吕布并未竭尽全力抵御敌军,反而因私怨而捣乱,导致多次战败。尽管如此,《后汉书》却记载吕布曾与董卓的侍婢私通。罗贯中以此为蓝本,演绎出司徒王允等人利用美人计、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故事。

董卓死后,朝政落入王允等人手中,但因处置董卓旧部不当,导致李傕、郭汜等人攻陷长安。吕布在混乱中逃出生天,先后投奔袁术、张扬、袁绍等人,但因种种原因,最终只能投靠刘备。在兖州时期,张邈与曹操曾有过深厚交情,却因陈宫的劝说和吕布的介入,与曹操反目成仇。最终,张邈求助于袁术,其弟张超及其家属却被曹操围困并消灭。

刘备在徐州对抗袁术时,吕布趁机攻击下邳,俘获刘备的妻子。刘备无奈请降于吕布。吕布因袁术未兑现承诺而心生怨恨,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并遣其屯驻小沛。此后,袁术为消灭刘备,派遣纪灵等人攻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的部下建议他借此机会消灭刘备。

整个故事充满了权力斗争、恩怨情仇和战争纷乱。董卓的暴虐、吕布的反复无常、王允的智谋、张邈的背叛以及刘备的生存危机,都构成了这段历史的重要篇章。在这场混乱中,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而勾心斗角,最终导致了更大的混乱和悲剧。吕布的骁勇与其背后的策略智慧

吕布,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坚决反对与袁术的联盟破裂,认为只有与刘备联手,方能对抗袁术的势力。于是,他率领军队前往援助刘备,共同抵御袁术的进攻。此事确实属实,不容置疑。

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他试图与吕布建立联系。沛相陈珪担心吕布与袁术结盟后,局势将更加难以控制。他劝说吕布与袁术断绝关系,转而与曹操结盟。吕布听从了他的建议。袁术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调集数十万大军分七路攻打吕布。吕布采用陈珪的计策,成功策反袁术的部下韩暹、杨奉,共同攻击袁术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建安三年,吕布再次与袁术结盟,派遣高顺率军进攻刘备。曹操虽派兵救援,但被高顺击败。随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吕布,将其围困于下邳城中。吕布曾试图派人暗中向袁术求救,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困境。曹操挖开围城的土堤,用沂水、泗水灌入城内,三个月后,吕布的部下开始离心离德。最终,吕布的部将侯成等人捉住陈宫、高顺,率众投降。吕布被擒后虽曾打算投降曹操,但最终被刘备以丁原、董卓的事例提醒曹操,导致吕布、陈宫等人被曹操处死。

吕布被人们视为一位英勇的武将,也许他的文化素养并不太高。但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那就是不做背叛国家的事。在三国时期,众多割据军阀都有称帝称王的野心,但吕布即使占据了兖州、徐州,也未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他以受汉献帝策命官职为荣,这也是他与其他军阀的不同之处。

后世常以吕布反复无常来指责他,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弃暗投明、良臣择明主而仕是古代英雄不断择业的重要信念。吕布从丁原转到董卓,本身并不算什么过错。但他的问题在于,在跳槽的过程中杀害了前老板丁原,这种做法确实让人诟病。大丈夫应该像关羽那样,尽管战败投降,但始终遵守诺言和礼仪。相比之下,吕布的行为确实有所欠缺。

我们不能否认吕布的英勇和智慧。他在困境中能够灵活应对,采用策略化解危机。他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使他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乱世之中,英雄也需要智慧和策略才能生存并取得成功。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