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32家服装品牌商未回应违规污染质疑

关于纺织业供应链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及品牌商的责任担当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近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外知名品牌商需积极应对纺织业供应链环境污染问题,促使违规供应商改变环境污染行为,以防止纺织业“毒苹果”现象的出现。

随着纺织业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市场关注,相关环保组织的调研报告也开始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近期,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五家环保组织共同发布了《为时尚清污绿色选择纺织品牌供应链污染》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在华的供应链均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去年,绿色和平组织也发布了《时尚污染—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报告,揭示了两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供应商与众多品牌的供应关系。其中包括Adidas、等知名服装品牌。对此,美邦服饰董秘韩钟伟表示,公司主要经营品牌零售,并无生产厂家,因此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她认为,品牌商对供应商具有重要影响,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污染的社会责任。

调研发现,一批大型纺织品牌和服装零售商在华供应链存在严重环境违规,对中国的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纺织行业是中国最大的水污染源之一,其废水排放强度高、重复用水率低。在纺织行业废水中,染整废水占据较大比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等省的染整废水总量占全国染整废水排放总量的绝大多数。据调研数据显示,仅在中国污染地图数据库中收录的纺织企业就超过6000家,其中不乏大型国际和国内品牌的供应商。

尽管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向48家企业发出了信件,但遗憾的是有32家企业未予回应。这些未回应的品牌中包括国际品牌如Marks&Spencer、Esprit等,也有国内知名品牌如李宁等。尽管有部分品牌回应并承诺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和整改,但仍有部分品牌对社会监督表现出抵触情绪。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认为这些品牌应认识到自身对环境污染的责任担当。

对于品牌商是否应对水污染负责的问题,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部分品牌在收到环保组织的提醒后表现出回避态度。对此,李一方认为这些品牌应正视自身在供应链环境污染问题上的责任。她强调,品牌商对供应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积极引导供应商遵循环保标准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并推动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共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消费者也应关注产品的环保信息并选择环保的品牌和产品以推动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总之纺织业供应链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品牌商、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各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对整个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担当。在全球范围内,最近掀起了一股对服装行业的质量检测风暴。去年对全球十几个国家的衣服抽检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衣物样本中发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日常穿着的衣服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

在品牌的背后,隐藏的供应链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多家知名品牌将自己的生产外包给供应商,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的每一件商品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说,是绿色、环保的呢?答案并不肯定。品牌商在生产过程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需要对自己的供应商负责,确保产品的生产环节符合环保标准。否则,一旦供应商使用有毒化工导致污染问题,品牌自身也将面临巨大的影响。

纺织业作为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其污染主要发生在印染和整理等环节。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使用有毒化学用品。而作为大的采购方,品牌商有责任通过订单压力来督促供应商减少污染的产生。品牌商应该只与负责任的供应商合作,共同推动环保事业。

中国面临的污染问题尤为严峻,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而有限的清水资源正在被排放的污水破坏。环保组织已经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节约用水、提高环境绩效等。政策出台和消费者的监督也是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手段。加强监管、扩大信息公开并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走向节能环保也是关键所在。目前,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并披露更多信息。环保部已经出台了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征求意见稿,今年可能还将公布危险化学品的黑名单。这也标志着品牌企业也开始关注水污染问题,并开始呼吁对面料进行相应的检测。

作为消费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选择环保的产品,拒绝有毒有害的衣物。我们也期待品牌商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供应商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确保我们的环境安全。毕竟,每一件我们选择的衣物不仅仅关乎时尚和舒适,更是关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绿色、环保的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