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洋品牌“纽瑞滋”奶粉遭消费者质疑

近日,一起关于“网购”奶粉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网友爆料称,他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名为“纽瑞滋”的奶粉,却发现该产品在原产地竟然“无迹可寻”,疑似存在“假洋牌”的情况。此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并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假‘洋品牌’”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的热议。网友们纷纷对“纽瑞滋”奶粉表示质疑,其是否真的是新西兰原装进口的产品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些网友表示,他们在新西兰当地寻找这款奶粉却无功而返,甚至有一些父母在当地的超市也没有发现这一品牌。这种质疑声音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婴幼儿奶粉品质的担忧。

面对质疑,上海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的新闻发言人鄢志勇表示,“纽瑞滋”的所有产品都是100%新西兰原装进口。他解释说,该品牌的产品配方主要针对中国宝宝配置,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他还表示,纽瑞滋控股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旗下的子公司新西兰纽瑞滋公司在新西兰注册,主要负责奶粉配方的研发和品控,而上海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则主要负责产品销售。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生产问题,记者联系了新西兰善腾(Sutton)集团和GMP集团,这两家公司均表示确实生产“纽瑞滋”旗下的婴儿配方奶粉。善腾集团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确认,自2010年3月开始,集团已经开始生产“纽瑞滋”婴儿配方奶粉。而GMP集团则负责生产“纽瑞滋”旗下的保健产品。

进一步查询显示,新西兰的商标官网上,“纽瑞滋”、Sutton和GMP等确实都在新西兰奥克兰市注册。这进一步证实了“纽瑞滋”并非凭空而生的品牌,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新西兰背景。但这也引发了一种特殊的担忧,那就是网络上流传的类似产品存在真假混杂的问题。网友们对此表示担忧,呼吁消费者在购买时务必谨慎选择。同时也有网友指出,“与其选择针对海外某国的销售产品,不如购买在当地有销售的大品牌。”这种担忧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奶粉品牌的信任危机和对海外品牌的追捧心理。事实上,“网购”奶粉市场乱象丛生,既有假洋品牌的存在也有真品牌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纽瑞滋”并非唯一一款遭遇质疑的只针对中国市场的品牌,类似的“假洋牌”“洋品牌”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保持警惕并谨慎选择。“网购”奶粉市场乱象丛生的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健康。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关于“网购奶粉”,存在卖家以麦乳精代替奶粉、国产廉价奶粉以次充好等现象,背后揭示的是消费者对洋品牌奶粉的迷信以及巨大的利益市场驱动。最近,一位名为“乔大眼警官”的网民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通过国内淘宝商城购买的澳洲代购奶粉与在澳洲超市购买的正品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除了质量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消费者购买的是真正的洋品牌奶粉,但因为是通过网络海外代购,一旦遇到质量问题,调查难度高、取证难、成本高,消费者维权变得异常艰难。此前的明治和雅培奶粉召回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面对这样的市场乱象,专家指出,立法消除灰色地带是关键。尽管市场需求暂时难以避免,但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规范条例来规范网购奶粉市场。消费者在选择享受网购带来的便利的也要提高维权意识,保障自己的权益。部门已经就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购物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网络购物条例有望明年纳入立法计划,对网购诚信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形成有力约束。

针对目前网购没有门槛的现象,专家建议通过保障机制的建设来清理行业环境。例如,可以通过银行或国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专业网站合作,提供一定的担保,形成行业内几家龙头企业并存的局面。这样,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专业龙头企业来监管整个行业,明确电子商务平台或专业代购网站在交易行为中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监管部门应就淘宝等购物平台上存在的号称原装进口奶粉是否涉及虚假宣传进行调查。对于那些用麦乳精代替奶粉或以国产廉价奶粉冒充洋品牌的行为,一经查实,就应严惩不贷。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可靠的网络平台、查明奶粉的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以及进口产品注册号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来看,降低关税和部分产品消费税、减少商品内外价差才是治本的办法。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我们更需要理性消费,明智选择。希望、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为打造一个健康、诚信的网购环境而努力。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