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男婴患眼癌面临失明 父母网上求助获关注

在生活的某个角落,一个名叫小杰的8个月大的男婴正在经历一场生命的考验。他罹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双眼已被肿瘤侵蚀,世界对他来说变得模糊而陌生。他的父母,为了挽救他的生命,正在四处奔波,寻求帮助。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悲情而坚韧的乐章,奏响在生活的舞台上。

在南六环马驹桥附近的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小杰努力地睁大双眼,试图看清这个世界,但眼前只有无尽的黑暗。他的父母心如刀绞,面对孩子的病痛,他们无能为力。小杰的双眼已经被肿瘤吞噬,让他的世界失去了色彩。他的恐慌和疼痛,让他不停地挥舞着小手,放声大哭。他抓起一个纸杯,用力地咬,仿佛这样能缓解他的疼痛。

“孩子,你知道我们有多害怕吗?你的双眼即将失去光明,我们怎能不心疼?”小杰的父母含泪说道。他们的心在滴血,为了救治小杰,他们已经走遍了天涯海角。小杰患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眼癌虽然治愈率较高,但需要昂贵的手术费用或放疗费用。对于他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几乎是无法承受的。

他们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普通的恋爱故事。他们来自陕西安康市平利县的两个年轻人,在2012年通过网络相识。他们在遥远的他乡相识、相爱、结婚、生子,一切看似顺利。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小杰两个月大时,母亲张孝莹发现儿子的眼睛有些发红。他们以为只是普通的角膜发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糟。经过多次检查,他们得知儿子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个消息让他们瘫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心如刀绞。他们擦干眼泪,决定带着儿子来到北京求医。

为了救治儿子,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治疗旅程。每次化疗疗程持续十天,费用昂贵。他们每个月都会抱着儿子穿梭于北京和广州两地,为了赚钱治病,他们努力工作。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钱总是不够用。他们算了一笔账,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五千元,除去儿子的生活费一千元后,剩下的钱远远不够化疗费用。为了省钱,他们整天吃方便面,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除了不断借钱,他们已经无计可施。

今年春节,是他们抱着孩子离开家乡后第一次回家过节。沿途的鞭炮声让他们心情更加沉重。他们抱着孩子踏进家门时,看到了泪眼婆娑的老母亲。老人家虽然抱上了孙子,但随时面临着失去的痛苦。看到他们的白发苍苍的亲人,张孝莹也忍不住哽咽了。家里已经欠了十多万元的债务,未来的路怎么走?谁也无法预料。但是他们依然坚定信念:无论如何都要救治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坚韧和毅力感动了无数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希望能有好心人能伸出援手帮他们度过难关!自从儿子病倒后,张孝莹和冯兴安的生活便陷入了漫长的黑夜。他们的世界变得如此昏暗,以至于连安稳的睡眠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每当夜深人静,张孝莹总会抱着儿子,深情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舍,仿佛她的宝贝儿子随时都可能离她而去。冯兴安则常常转身背对妻子,默默地流下无声的泪水。尽管他们的交流变少了,但在照顾儿子的路上,他们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春节过后,他们带着儿子来到广州,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为了筹集医疗费用,他们不得不继续打工。白天,张孝莹忙于工作,只能将儿子留在婴儿车里。只有在工作间隙,如客人敷面膜时,她才能稍微松一口气,紧紧抱住儿子。一些善良的客人了解他们的困境后,纷纷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五十地塞给她钱,鼓励她为儿子坚持治疗。

不久之前,他们带着多次化疗的儿子来到了北京。小仁杰的病情依然严峻。孩子的左眼已经肿胀到眼球几乎“消失”,他们对于孩子未来的视力恢复充满了忧虑。更让他们揪心的是,无论他们如何呼唤,孩子似乎都无动于衷,仿佛已经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医生告诉他们,只有继续化疗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他们连吃饭的钱都快拿不出来了。走投无路的冯兴安想到了网络。他坚信,这个让他找到爱情的地方,一定能帮他挽救儿子的生命。他在网络上发起了求助,并加入了一个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QQ群。

在这个充满爱心的群里,上百位“爱心妈妈”都在关注着小仁杰的病情。当得知小仁杰缺乏奶粉时,“爱心妈妈”们纷纷伸出援手,有的甚至大老远开车送来。当得知他们筹集化疗费用困难时,“爱心妈妈”们又帮忙凑了几千元应急。

这对夫妻坦言,医生告诉他们这种病具有遗传性,如果他们再生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很大。这意味着他们的儿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他们恳请好心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留住这份希望。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让我们为这对坚韧的父母和勇敢的孩子加油祈祷。更多感人故事请继续关注环球网健康。(来源环球网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