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闻一多的崇高品格与学术风范
这是一篇由臧克家为纪念杰出的学者与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而撰写的散文。这篇散文被收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们领略先辈风采的经典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这篇散文所蕴含的知识与智慧。
一、主题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学者与革命家双重身份,深入揭示了他的“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默默耕耘,坚信“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术理念。作为革命家,他投身民主运动,敢说敢做,实现了“说”与“做”的完美结合。
二、人物形象分析
1. 学者闻一多:他的研究之路专注而坚定,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潜心于古典文献的研究。他的成果如“赫然而出”,以实实在在的学术贡献证明自己,不尚空谈。
2. 革命家闻一多:在群众大会上,他慷慨淋漓地演讲,英勇无畏。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明知危险仍坚持斗争,言行一致。
三、文章结构
这篇散文以双线并行的结构展开,既有学者线(1-7段),突出“做了再说”;又有革命家线(8-20段),强调“说了就做”。第7段作为过渡段落,承上启下,引出闻一多从学者到战士的转变。结尾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总结其崇高人格。
四、写作手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闻一多的学者身份与革命家身份进行对比,突出了他的不同角色与贡献。细节描写、引用与评价等写作手法也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闻一多的严谨治学。
五、重点句子
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深刻揭示了闻一多的品格与精神。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体现了闻一多的低调务实、不尚空谈的学者品格。而“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则展现了他面对压迫时的大无畏精神。
六、启发与思考
学习这篇散文,我们不仅能了解到闻一多的崇高品格与学术风范,还能从中体会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的社会责任。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先辈的风采,为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
学习建议:
1. 结合课后习题,系统梳理文章脉络,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2. 积累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动作、侧面描写等,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3. 拓展阅读闻一多的诗歌及其他著作,如《死水》《红烛》等,深入了解他的文学主张与思想内涵。
希望这份笔记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说和做》这篇散文,领略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与学术风范。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具体的分析,欢迎随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