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健康网报道,长期缺乏睡眠的人群将面临体力衰退、头昏头痛、皮肤干燥、眼圈发黑等问题,免疫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同时可能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专家指出,长期缺觉是近90种疾病的诱因,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如果我们站在城市最高点,用相机记录下午夜12点的城市景象,会发现灯火通明的房间数量与日俱增。这并不是行为艺术,而是摄影师们试图揭示人们晚睡状况的实验。夜幕降临后,人们的生活似乎才进入最活跃的阶段。孩子们熬夜完成作业,年轻人享受夜生活至凌晨,而中年人则因工作家务无法早睡。老年人虽然有空闲时间,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度过这段人生旅程。在“世界睡眠日”上,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表示,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占比高达38.2%。在全球范围内,经济不景气导致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难以获得足够的睡眠。而在澳大利亚,因睡眠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已数十亿计。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睡一小时”成为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旨在倡导人们找回充足的睡眠。
现代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今晚有什么安排?”这是许多人经常相互询问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经被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所打乱。白领、公务员以及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早早地堵在城市拥挤的公共交通中,他们的生活直到下班才真正开始。孩子们因为作业繁重,常常睡眠不足。自由职业者和大学生则可能过着与美国相似的生活,在太阳升起时仍沉睡梦乡。
电视上的热门节目多在晚上十点后播出,半夜成为了各大电视台的广告黄金时段。便利店和餐馆的营业时间越来越长,许多人选择在深夜上网活动。根据数据显示,许多人在晚上十二点以后在互联网上比白天更加活跃。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对此表示担忧,从人们的作息时间可以看出,现代人的睡眠状况非常糟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普遍面临着睡眠不足的困扰。长期的缺觉会导致体力衰退、头昏头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可能诱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不仅如此,长期的睡眠不足还可能成为近90种疾病的诱因,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当我们站在城市的高点俯瞰时,可以看到许多房间灯火通明至深夜。这不是行为艺术表演,而是反映了现代人的晚睡现状。夜晚的生活丰富多彩:孩子们熬夜做作业、年轻人享受夜生活至凌晨、中年人忙于工作和家务无法早睡;老年人虽然有空闲时间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入眠。这种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比例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今晚有什么安排?”这个问题已经取代了古老的问候语“你吃饭了吗?”成为了现代人新的社交话题。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变得如此繁忙以至于许多人在白天忙碌一天后只能在夜晚寻找真正的自我和放松时刻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导致许多人出现睡眠不足的问题。
失眠的敏感体质往往会遗传,如果家长发现自己有此类体质,必须对孩子特别关注,从小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除了遗传因素,疾病和药物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如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胃溃疡、胃炎等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抗菌素、降血压药、激素、抗精神病药等,都可能引发失眠。
全球范围内,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积极寻求各种方法来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在美国,一个产值达200亿美元的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各种睡眠诊所、治疗睡眠的书籍和电视节目深受欢迎。德国每年都会举行床与健康的学术研讨会,向人们传授如何选择一张好床的知识。在日本,人们使用光治疗、香薰、安眠枕、按摩等多元化方法来促进睡眠,寻求多睡一小时的可能性。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创造良好睡眠环境。专家建议,白天适当运动,睡前泡脚,将电子产品移出卧室;睡前做一些放松训练,如果睡不着,不要一直在床上躺着,更不能晚上睡不着白天猛睡。
二、看书代替看电视。豆瓣网曾发起一项活动,鼓励人们每天早上床一小时阅读轻松的读物,避免电视剧、电影带来的依赖性,让人在放松中入睡。
三、企业设立打盹区。专家表示,中午午睡半小时或只是平躺一段时间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不能平躺,在沙发上稍作休息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打鼾必须及时治理。夜晚睡觉时打鼾可能会有呼吸暂停的危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五、睡前喝点助眠茶。专家推荐了一种莲心枸杞茶,适用于口干、舌尖红、大便干燥、小便颜色深的人群。取莲心2克,枸杞6克,生甘草3克,以同样的方式冲泡即可。
让我们关注睡眠,关注健康,每天多睡一小时,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