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315晚会曝光黑医美

一、非法产品与不合规操作:黑医美行业的隐忧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非法产品和不合规操作逐渐浮出水面。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

未经审批的医美项目

一些黑医美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大力推广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所谓“生长y子”“骨水泥”等项目。这些项目由于缺乏科学验证和审批流程,很可能导致皮肤组织异常增生、头皮供血不足甚至毁容等严重后果。消费者在选择医美项目时,务必谨慎选择正规机构,避免陷入非法项目的陷阱。

妆字号产品非法注射

有些企业为了谋取暴利,将仅供外用的妆字号产品(如葡聚多肽)用于皮射。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违反医疗器械管理法规,而且极易引发面部红肿、溃烂及不可逆变形等严重后果。消费者在选择医美产品时,务必查验产品资质和医师的执业资格,避免陷入非法产品的陷阱。

高风险材料滥用

一些医美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滥用高风险材料,如“骨粉”“馒化针”等。这些材料存在取除困难、效果夸大等问题,甚至部分机构通过更换包装名称来逃避监管。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务必了解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避免被不实宣传所误导。

二、医美培训乱象:速成班背后的风险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速成班也应运而生。这些速成班往往以“6天包教包会”为噱头,教授注射、线雕等高风险技术。学员甚至可以通过仅用鸡腿练习缝合来获得所谓的“高级证书”。这种培训模式不仅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而且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许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通过速成培训后直接操刀手术,导致操作失误频发,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三、虚假宣传与效果风险:夸大功效与价格虚高

在医美行业中,虚假宣传和效果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夸大产品的功效和效果。例如,“超声炮”宣称具有抗衰提拉效果,但实际上部分消费者反映术后出现面部肿胀、神经损伤等问题,效果与宣传差距显著。一些美容针剂的价格虚高,成本仅300元的产品售价却超过3000元,利润率高达10倍,形成了灰色的产业链。消费者在选择医美产品时,务必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

四、行业监管与消费者提示:加强监管,提高辨别能力

针对医美行业存在的问题,广州市监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管。他们对涉事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封存问题产品并启动抽检程序。医生也提醒消费者,非正规医美行为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务必查验机构资质、产品批号及医师执业资格,提高辨别能力,避免陷入“美容变毁容”的陷阱。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