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酣睡账户,超2.7万亿巨额资产面临贬值风险
一项审计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超过2.7万亿的养老金正静静地躺在账户里,遭受负利率的侵蚀。这一巨额资金相当于社保基金的一块巨大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但如何确保其保值增值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专家指出,养老金入市虽然具有管理和道德风险,但现行的投资策略显然无法抵御通胀侵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规模虽然庞大,但收益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各地的社保基金投资策略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辅以少量国债,导致收益率低下。审计署的数据显示,养老金的收益状况令人担忧,扣除通货膨胀率后,年均收益率为负数。这意味着养老金面临着严重的贬值风险。
面对这一困境,一些专家呼吁改变现状。他们主张通过发展企业年金等增量部分来分散养老金体系的风险,确保养老金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养老金入市的可能性。证监会表示将继续与人社部等部门沟通,推动基本养老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为养老金入市搭建桥梁。尽管存在管理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但养老金入市无疑是提高收益、抵御通胀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在基金业协会年会上表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投资部分如果能够放到基金化管理,带来的市场资金流和基金化投资变化将是巨大的。他引用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年报数据,展示了养老金投资的潜力。现行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选择。财政部发布的规定明确指出,地方财政部门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这意味着养老金的投资渠道仍然有限。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但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金的投资增值仍然充满期待。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更加灵活、安全的投资策略,以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需求。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环境的成熟,养老金入市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期待在这一进程中,各方能够共同努力,确保养老金的安全和收益最大化。介绍养老金困境:保值增值挑战重重
在2013年,物价水平虽相对较低,但养老金依然因负利率因素损失了巨额资金。这背后,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不仅关乎每一位参保者的利益,更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健运行的重大问题。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难题背后,隐藏着诸多障碍因素。
基金统筹层次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建立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实际的资金管理中,省级统筹并未真正到位。大多数地区仍采取省级调剂金模式,而非真正的统收统支。这意味着,收缴的养老保险基金仍然分散在多个独立的行政单位手中,难以集中管理运营。这种“碎片化”的状态无疑给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更是令人担忧。理论上,个人账户的积累具有长期性和储备性,对保值增值有着巨大的需求。实际操作中,由于社会统筹基金“亏欠”了个人账户太多的资金,导致个人账户的资金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空账”。近年来,个人账户做实积累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空账扩大的速度,使得个人账户并未真正积累起足够的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入市以实现保值增值显得困难重重。除了上述的“碎片化”和“空账”问题外,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还揭示了养老金入市潜在的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社会保障基金在信托投资、定期存款、自营指数化投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计造成损失巨大。这些风险的存在,无疑给养老金入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那么,解决方案何在?目前,尚没有任何官方方案进入正式讨论阶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养老金入市仍面临巨大的现实障碍。从理财的角度来看,需要具备长期储备和规模效应才能进行组合投资,但目前养老金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何填平缺口、做实结余、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避免支付危机,是当前更为迫切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方案。如何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同时降低风险,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位参保者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位参保者的权益,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健运行。关于养老金投资的未来走向,国务院法制办相关人士向《经济参考报》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据悉,人社部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养老金的委托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这一法规性质将属于部门规章,将由人社部法规司牵头起草,并在部务会议上通过讨论后,由人社部部长签署生效。该人士强调,养老金作为事关亿万民众的“保命钱”,其投资决策非同小可。这类决策需要获得国务院层面的明确授权和指导,目前尚未听闻有相应的方案提交。
对此,专家董登新也表达了看法。他认为,目前广东的养老金投资模式仅局限于固定收益证券,其他结余较大的省份也应遵循这一模式。他强调,地方在养老金投资决策上必须遵循中央的统一管理,不能各自为政。在这种保守的投资策略下,养老金不会涉及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只会投向安全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央托管养老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过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从全国范围来看,具备这种条件的省份(有足够结余)数量有限,可能不会超过5至6个。
在董登新看来,相比于养老金入市,发展中国自己的“401K计划”更为切实可行。他指出,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可以有效分担社保压力。他认为,这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下一步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的研究外,相关部门还在积极其他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路径。在保障养老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养老金的增值保值,将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与此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保险压力的增加,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政策制定者来说,养老金的投资运营都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养老金的增值保值,以及如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都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