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敦金医生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提到一名38岁的高龄产妇在其他医院被建议进行剖宫产。在这位医生看来,如果建议她选择顺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他将承担巨大责任。这反映了产科医生面临的压力与抉择。随着剖腹产技术的成熟,医生逐渐将其视为处理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在医疗纠纷增多的背景下,剖腹产手术时间短,医生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剖腹产成为产科医生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但这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反映了社会的某些问题。
专家强调,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自然分娩是可能的。改变公众观念需要时间和努力,提高对剖腹产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陈主任表示,医院会要求产科医生向要求剖腹产的孕产妇宣传选择性剖腹产对母婴的危害,鼓励她们选择自然分娩。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专家尝试引入分娩新理念,在第一、第二产程中进行改善。在第一产程中,允许家人陪伴生产,采取导乐助产,进行按摩和心理辅导,以减轻产妇的紧张和疼痛感。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可以选择舒适的生产方式,如无痛分娩、水下分娩等。
针对我国过高的剖腹产率,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启动了相关项目,通过培训、推广助产和产前健康教育适宜技术等方式为剖腹产“降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承担了这一项目,并在广东率先展开试点。
一些产妇因害怕自然分娩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对此,陈敦金医生指出,现在有无痛分娩这一新技术,可以大大减轻自然分娩的痛苦。正如影视明星蒋雯丽所说,她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还在阅读小说,感到非常舒适。
部分高龄产妇对胎儿的安全过于担心,选择剖腹产以保证宝宝平安。但从专家指出,剖腹产并不一定是母婴更安全的选择。过去的十多年里,剖腹产率的上升并没有使母婴死亡率相应下降,反而导致母婴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不断上升。对母亲来说,剖腹产的产后感染、出血、手术损伤和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都有所升高。对新生儿来说,剖腹产儿容易出现新生儿湿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等。剖腹产还容易引起新生儿产伤。
陈敦金医生还提到,剖腹产还可能导致母婴之间的情感疏远综合征,表现为人际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儿童感觉综合失调患者中,剖腹产儿明显多于自然分娩儿。
生孩子是母子平安的期望固然很高,但剖腹产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在做出决定前,产妇和家属应该充分了解各种因素和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医生也应该积极宣传和推广自然分娩的知识和技巧,为母婴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阴道分娩的风险与挑战:专家解读
分娩过程中的时长与不确定性,是每一位产妇和家庭都必须面对的挑战。阴道分娩,一场通常需要8-12小时的生理过程,充满了诸多可变因素,医生在其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陈敦金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
近日,陈医生接诊了一位38岁的高龄产妇。在之前的就诊经历中,有医生曾建议她选择剖腹产。但如果陈医生推荐顺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他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陈医生坦言:“哪个产科医生愿意负担这样大的责任呢?”
随着剖腹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医生倾向于将其作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现今医疗纠纷频发的背景下,剖腹产因其较短的手术时间以及相对较小的风险,自然成为了产科医生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但剖腹产率的急剧上升,不仅反映了医学技术的进步,也折射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陈主任指出,大部分女性其实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但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时间。这需要提高大众对剖腹产的认识,让大众明白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对此,医院和产科医生有责任向那些没有手术指征但要求剖腹产的孕产妇进行宣传和教育,介绍选择性剖腹产对母婴可能产生的危害,鼓励她们选择自然分娩。
为了改善分娩体验,专家还在第一、第二产程上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创新。在第一产程中,引入了导乐助产、按摩和心理咨询等辅助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紧张和疼痛;在第二产程中,提供了多种生产方式选择,如无痛分娩、水下分娩等,让产妇能够更舒适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陈敦金医生还呼吁相关部门制定一套合理的剖腹产“准入制度”,以遏制不必要的剖腹产。他强调,对于那些确实需要剖腹产的情况,医生应坚决进行手术,但对于那些仅出于个人偏好或误解而选择剖腹产的情况,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针对我国较高的剖腹产率,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2010年启动了“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剖腹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的普及率。这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培训中心、开展培训、推广助产和产前健康教育适宜技术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作为这一项目的先行试点,正在积极推广这些措施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