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在调控血清胆固醇的生成与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刺激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又能促进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胆汁中排出。当人体缺乏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时,虽然胆固醇的合成会减少,但其排出的速度更为缓慢,导致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上升。这种情况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尤为明显,他们的脂质合成、使用和降解过程受到抑制,血脂浓度因此上升,胆固醇水平常常超过300mg/dL。
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也会有所升高,但增幅并不显著。除此之外,血清脂蛋白水平发生变化,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A(HDL)则减少。这一现象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明显的关联。一些研究表明,LDL受体缺陷可能是其中的原因,LDL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负相关,而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因此LDL可以作为甲状腺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会在血脂增加之前发生。这类患者更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其可能与高脂血症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发现,无论是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还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只要血清TSH水平低于10μ/L,他们的血脂代谢和左心室功能异常的风险都会显著上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格外关注血脂状况。如果高脂血症持续存在且无法治愈,患者应警惕可能存在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对这类患者而言,保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对于维护正常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