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一种常被患者忽视的疾病,其潜在危害却不容忽视。它通常在颈部一侧或两侧悄然出现,伴随着身体抵抗力的逐渐提升,病变部位皮肤会逐渐呈现紫色,最终破溃流脓,排出黄色奶酪般的脓液。为了有效预防淋巴结核病,我们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
控制传染源是关键。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特别是痰结核阳性的患者。早期发现这些患者,尤其是菌阳性患者,及时进行合理化疗,是防肺结核工作的核心。哪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呢?如慢性咳嗽、咯血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人群,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周围的接触者,以及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儿童家庭成员等,都应进行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以尽早发现无症状的病人。
切断传染途径同样重要。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并对阳性细菌患者的痰、日用品及周围物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室内可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的食品用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可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和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
接种卡介苗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卡介苗是一种无致病性的活菌苗,接种后可使未感染结核菌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免疫力可维持5-10年。结素试验需要每隔几年复种一次。主要接种对象为结素试验阴性、未食用结核菌感染的人群,特别是新生儿、婴儿、中小学生和新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患者接受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营养补充,如果不注意休息、过度疲劳,病情仍可能恶化。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只有适当的休息才能使患者的身体得到恢复。合理的休息是结核病患者能否恢复的关键。
淋巴结核病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接种疫苗以及合理安排休息等。只有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淋巴结核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参考文献:《体表淋巴结结核病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