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众多老年人正与高血压这一疾病作斗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有的患者感到四肢麻木,有的则频繁头晕。许多人对这一病症的认识仍显模糊。让我们透过这篇文章,深入理解高血压的真面目。
高血压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血压升高是诊断此疾病的主要依据。在血压达到特定诊断水平时,可能无明显的心、脑、肾并发症。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的升高将引发心肾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症状。
高血压对心脑供血的干扰是症状出现的关键。头晕与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脑部症状。多数患者会感到持续的沉闷不适,这种状况可能影响思考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使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的记忆力下滑更为显著。长期的高血压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这是头晕的另一原因。有时,习惯了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使血压恢复正常时,因脑血管调节的不适应,也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而如果血压急剧上升,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状况,如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除了脑部症状,高血压还会导致肢体麻木。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指、脚趾麻木,皮肤有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感觉异常,甚至偏瘫。特别是长期未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患者,这些症状更为显著。
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当肾功能下降时,会出现夜间多尿、尿液中含蛋白质、管状和红细胞等症状。高血压还可能引发猝死,表现为突然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这种情况通常在1小时内致命。由于左心室负荷增加,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易引发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成为猝死的高危因素。
了解高血压的这些日常生活表现,对疾病有新的认识,一旦有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当加强锻炼。只有深入理解高血压的真面目,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之抗争,守护健康。